返回

第464章:李世民要禅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464章:李世民要禅位 (第1/3页)

    王成看着阿拉伯帝国的文武百官,嗤笑一声。

    随后眉头一挑,从怀中掏出一枚鎏金令牌,放在议事桌上,“这是大唐的调兵令牌,本使若今日日落前未送出平安信,苏将军会立刻率军西进。”

    “你们若想战,本使奉陪到底,只是不知,巴格达的百姓,是否愿意为了你们所谓的尊严,承受火炮的轰击?”

    厅内的愤怒声浪渐渐低了下去。

    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犹豫与畏惧。

    阿卜杜勒看着桌上的调兵令牌,又看了看欧麦尔三世,低声道:“哈里发,唐人是铁了心要我们称臣,若不答应,战火恐怕真的无法避免……”

    欧麦尔三世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疲惫与无奈:“罢了……就按使者的要求,在盟约中加上‘阿拉伯向大唐称臣,尊大唐为天朝上国’。”

    “哈里发!”哈立德惊呼,眼中满是不甘。

    欧麦尔三世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真主教导我们,要为子民着想。比起战火,称臣的屈辱,我们只能承受。”

    王成听到这话,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他拿起盟约,递给阿卜杜勒:“三日之内,将修改后的盟约誊抄三份,一份交给本使,一份留在巴格达王宫,一份由使者随贡品一同送往长安。若有任何差池,本使绝不姑息!”

    说完,他转身走向厅外,镶金节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议事厅内格外清晰。

    阿拉伯大臣们望着他的背影,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却无人再敢阻拦。

    底格里斯河的流水静静流淌,映着王宫的灯火,而那份带着“称臣”字样的盟约,终于为这场跨越万里的博弈,画上了一个以大唐威严为尊的句号。

    ——

    贞观二十六年秋,一场秋雨刚过,长安的空气里还带着湿润的凉意,东宫显德殿内却暖意融融。

    李承乾捏着从巴格达快马送来的奏报。

    上面清晰写着:“阿拉伯哈里发欧麦尔三世已签署盟约,愿向大唐称臣,尊大唐为天朝上国,岁贡波斯锦缎两千匹、阿拉伯良马两百匹,首批贡品已由使者护送,沿丝绸之路东来。”

    “传孤令!”李承乾猛地起身:“即刻将此消息誊抄百份,送往政事堂、国子监、东西两市,命长安邸报加印特刊,用朱笔大字刊登。”

    “阿拉伯称臣纳贡,大唐威加四海!”

    “另外,令鸿胪寺备好仪仗,待阿拉伯使者抵京,以藩属国使者最高规格迎接!”

    教令一出,长安瞬间沸腾。

    当日午后,长安邸报的特刊便在街头巷尾传开,报童们挥舞着油墨未干的报纸,高声喊着“阿拉伯向大唐称臣啦!西域再无战事啦!”,铜钱的叮当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比平定吐蕃时的热闹更甚几分。

    东西两市的商户们率先响应,绸缎铺的掌柜命伙计挂出红绸与新到的波斯锦缎,酒肆的幌子下支起临时灶台,免费向路人分发庆贺的米酒。

    “连阿拉伯都称臣了!”

    酒肆里的老茶客捧着报纸,眼睛笑成了缝,“想当年陛下,西域诸国虽称臣,却也时有叛乱,如今太子殿下不过数年,就平定吐蕃、收服阿拉伯,这等功绩,怕是连汉武大帝都要赞叹!”

    国子监的书生们更是激动,他们拥在公告栏前,围着奏报高声诵读,有人当场泼墨挥毫,写下“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诗句。

    “阿拉伯可是西域最强的帝国,连他们都臣服,可见我大唐火器之威、国力之盛!”

    一位年轻书生抚掌赞叹,“往后西域商路畅通,咱们大唐的丝绸、茶叶,定能卖到更远的西方!”

    消息不仅在长安掀起波澜,更迅速传遍大唐的周边藩属与部族。

    漠北的突厥部落首领收到消息后,立刻召集部众,命人备好骏马与皮毛,亲自前往长安朝贡。

    此前他们虽表面臣服,却仍暗中与西域部族勾结,如今见阿拉伯这般强盛的帝国都向大唐低头,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