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不为臣属,那就只有战争 (第3/3页)
巨龙的博弈,以一种看似平等、实则敬畏的方式,暂时画上了句号。
当然,这也要看大唐使者王成,是否同意。
——
贞观二十六年夏。
第三日午后。
巴格达王宫的议事厅内,气氛比三日前更显凝重。
阿卜杜勒捧着拟定好的盟约,站在厅中,欧麦尔三世端坐于宝座之上,目光紧盯着议事厅的大门。
今日,大唐使者王成将前来敲定盟约,而那份刻意避开“称臣”二字的文书,能否被接受,谁也没有把握。
这三日,阿拉伯帝国可谓对王成极其款待。
美食,美酒,什么都送。
王成那边也是该享受享受。
这让大家觉得,在这件事上,大唐使者或许不会那么计较。
沉重的木门被推开,王成身着崭新的绯色朝服,手持镶金节杖,缓步走入厅中。
他目光扫过满厅屏息的大臣,最终落在阿卜杜勒手中的盟约上,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维齐尔,三日之期已到,盟约内容,可与本使一观?”
阿卜杜勒连忙将盟约递上,心中暗自祈祷唐人能接受这份折中方案。
王成接过文书,逐字逐句仔细翻看,厅内静得只能听到他翻动羊皮纸的声响。
当看到“阿拉伯为大唐友邦,每年遣使朝贺”一句时,他忽然停下,眉头紧紧皱起,将盟约重重扔在议事桌上,羊皮纸在桌面上滑出一道弧线,最终落在欧麦尔三世面前。
“友邦?朝贺?”王成的声音陡然拔高,目光如利剑般扫过满厅大臣。
“本使三日前说得清清楚楚,阿拉伯需向大唐称臣,尊大唐为天朝上国!如今这盟约上,竟连‘臣’字都不敢写,是觉得我大唐的火炮不够锋利,还是觉得我天朝上国的天兵不会西渡阿姆河?”
议事厅内瞬间炸开了锅。哈立德猛地拔出腰间的银柄匕首,刀锋直指王成,怒吼道:“真主在上!我们已答应赔偿战马、交还工匠,还愿退出阿姆河东岸,你竟敢得寸进尺!沙漠雄鹰绝不会向任何人称臣,你若再逼迫,休怪我们对你不客气!”
“不客气?”王成冷笑一声,向前一步,直视着哈立德的刀锋,“本使从长安出发时,太子殿下曾说,‘凡不敬大唐者,虽远必诛’。”
“你若敢动本使一根手指,不久后我大明的火炮就会轰开巴格达的城门,到时候,你这柄匕首,连自保都难!”
阿卜杜勒连忙上前拉住哈立德,转身对王成躬身道:“尊敬的使者,称臣之事关乎我阿拉伯帝国的尊严,真主的子民无法接受这样的屈辱。我们愿每年献上更多的贡品,波斯锦缎两千匹、阿拉伯良马两百匹,只求保留‘友邦’之名,还请使者通融!”
“通融?”王成摇头,从怀中掏出一卷大唐疆域图,展开在议事桌上,图上用朱笔清晰标注着大唐的疆界,从长安一直延伸到西域。
“你们三次犯我安西,杀我边民,如今不过是让你们称臣,便说‘屈辱’?当年突厥颉利可汗犯我大唐,太宗皇帝亲征,最终突厥称臣,难道颉利可汗的尊严,不如你们?”
他指着地图上的逻些城,语气愈发强硬:“若不称臣,这盟约便是一张废纸,本使即刻启程返回长安,让苏将军率军来与你们理论!”
欧麦尔三世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手指紧紧攥着宝座的扶手。
一名年长的贵族忍不住开口:“使者,称臣会让我们在被征服的部族面前抬不起头,北非的柏柏尔人定会趁机叛乱,到时候战火纷飞,对大唐也没有好处!我们愿与大唐永结友好,共享商路,这难道还不够吗?”
“不够!”王成斩钉截铁地回道:“友好是建立在尊重之上,而尊重大唐,就要称臣!你们若真心与大唐友好,就该让全天下知道,大唐是天朝上国,你们是大唐的藩属!否则,今日的盟约,明日你们便会撕毁,就像你们三次违背与安西都护府的约定一样!”
哈立德挣脱阿卜杜勒的阻拦,怒视着王成:“你不要太过分!我们已退让到极致,若你执意逼迫,我们宁愿一战!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让真主的子民向唐人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