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7章:吐蕃大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57章:吐蕃大捷! (第2/3页)

 “阿拉伯的百名工匠果然在堡内,他们教吐蕃用夯土混合铜砂筑墙,墙厚达丈余,说是能防火炮轰击。”

    苏定方接过图纸,指尖划过堡垒间的壕沟与箭塔:“铜砂夯土?倒是有些门道。传火铳营,明日清晨用‘过山炮’试射狼啸堡的外墙,用三成药力即可,我要看看这吐蕃堡垒,到底有多硬。”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西方,“阿拉伯远征军的动向呢?过阿姆河了吗?”

    “还在葱岭以西徘徊。”

    旁边杜荷递上另一份情报:“他们的先锋试探过两次,都被咱们的斥候用火铳打退了。波斯商人传来消息,阿拉伯的哈里发虽下了远征令,但军中对大唐火器心存忌惮,将领们争论不休,行军迟缓得很。”

    杜荷跟裴行俭是先锋军,比之苏定方要更早抵达。

    苏定方冷笑一声:“怕就对了。传下去,让安西军每日在河谷操练火器,炮声越大越好,不仅要让吐蕃听见,更要让西边的阿拉伯人听见。告诉他们,大唐的火炮已架在葱岭,谁来谁送死!”

    山岗下的唐军营地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安西军的老兵们正检查火铳的机括,往枪管里涂抹防冻油脂。

    羌兵们牵着牦牛搬运火炮零件,这些生长在高原的牲畜虽不如战马迅捷,却能在碎石遍布的山道上稳稳驮运沉重的炮身。

    医官们则挨营分发冻疮膏与御寒的毡毯,帐外晾晒的肉脯与青稞炒面散发着干燥的香气,这是将士们在雪域寒冬中的能量之源。

    “将军,羌兵首领悉诺逻求见。”亲兵来报。

    片刻后,一位身着藏青氆氇的羌人将领大步走来,腰间的弯刀上嵌着绿松石:“将军,小人熟悉勃律的地形!狼啸堡看似坚固,实则背后有条‘一线天’峡谷,只能容一人一马通行,吐蕃以为天险无人能过,只派了五十人驻守。”

    “若能派一支精锐从峡谷穿插,摸到堡垒后方,定能前后夹击!”

    苏定方眼中闪过精光,立刻召来众将围坐议事。他将狼啸堡的图纸铺在石板上,用马鞭划出路线:“秦怀玉率五千安西军正面强攻,用十门过山炮轰击正门,吸引吐蕃主力。”

    “悉诺逻带三千羌兵走一线天峡谷,携带火箭与火油罐,摸到堡垒后方后立刻放火,制造混乱。我亲率中军两万坐镇河谷,待堡垒内乱,再以火铳营为先锋,一举破城!”

    杜荷有些迟疑,想要开口,但最终没有说话。

    苏定方看向负杜荷:“明日破晓进攻,务必让将士们寅时用餐,每人配发两块酥油青稞饼、一壶热奶茶,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火药要提前预热,放在毡毯里捂着,免得在低温下受潮哑炮。”

    杜荷嘴角苦笑:“是,将军。”

    毕竟他没什么打仗经验,就这样直接带兵上场,自己都会发虚。

    夜幕降临时,唐军营地的灯火渐渐熄灭,只有巡逻兵的甲胄摩擦声在寂静的河谷中回荡。

    苏定方独自站在帐外,望着南方堡垒的灯火,手中摩挲着李承乾临行前赐予的鎏金令牌。两月行军,穿越戈壁与雪山,将士们虽有疲惫,却无一人退缩。

    安西军要报常年边境摩擦之仇,羌兵要为部族争取商路利益,而他这位老将,则要为大唐的西域屏障,再添一块坚实的基石。

    “将军,夜深了,该歇息了。”亲兵送来暖炉。

    苏定方接过暖炉,目光却未离开勃律堡垒的方向:“告诉将士们,明日破了狼啸堡,每人赏羊皮两张、酒一坛。这第一仗,必须打得漂亮,让松赞干布知道,大唐的军队,踏雪而来,只为诛逆!”

    秋风卷起地上的枯叶,掠过唐军的营帐,带着决战前的肃杀。远处的吐蕃堡垒依旧灯火通明,他们或许还在依仗铜砂堡垒与阿拉伯工匠的指点做着美梦,却不知一把淬着火器锋芒的利刃,已在秋夜中悄然举起。

    当明日的第一缕阳光洒向葱岭时,这场横跨雪域与沙漠的较量,终将在炮声与火铳声中,迎来真正的开场。

    次日。

    卯时的霜雾还未散尽,葱岭北麓的寂静突然被震耳欲聋的轰鸣撕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