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8章:太子变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28章:太子变法 (第3/3页)

陛下常说,官不在多,而在精。如今增设这么多官署和官员,难免会出现推诿扯皮之事,反而影响政务治理。”

    另一位年轻些的谏官却有不同看法:“可话又说回来,如今大唐疆域比先帝在位时扩大了不少,当年的官员配置,确实难以应对现在的局面。就拿安西都护府来说,下辖数十个州,却只有寥寥几位官员分管,很多事务都积压着没人处理。”

    朝堂之上,官员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各种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有人支持太子的改革,认为这是顺应时势之举;有人则坚守陛下的政策,担心改革会引发动荡,应该要延续贞观之治。

    次日,几个年迈的谏官站了出来,他们要去东宫,劝说太子殿下收回成命。

    这方面自然是准备了大量的说辞。

    皇城各署很多官员都看着,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是百官对太子的试探,尤其是谏官,更想知道太子对如今谏官群体的态度。

    东宫门口,几个老谏官怒气冲冲的闯了进来。

    为首的谏官手里还攥着一本《贞观政要》,看那样子是要跟太子好好理论一番。

    “太子殿下何在?我等有要事启奏!”

    几个谏官声音在东宫大殿外回荡,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时,李承乾正在殿内看着舆图,听到外面的喧哗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对着身边的侍卫使了个眼色:“把这些人给我拿下。”

    侍卫们领命,立刻冲了出去。几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按倒在地。

    “你们放肆!我等乃是朝廷命官,要面见太子殿下!”

    谏官们挣扎着怒吼道。

    侍卫们却不理会他的叫嚷,直接将他们捆了起来,押进了大殿。

    李承乾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盯着被押进来的几位老臣,冷冷地说道:“尔等好大的胆子,竟敢在东宫之外喧哗,莫非是想逼宫不成?”

    老谏官怒视着李承乾:“太子殿下此言差矣!我等只是想劝说殿下收回成命,不要违背陛下之策,何来逼宫之说?”

    “何来逼宫之说?”李承乾冷笑一声,走到谏官面前:“你等在东宫之外大声喧哗,扰乱东宫秩序,这便是其一。”

    “其二,尔等手持《贞观政要》,以陛下之名胁迫于我,妄图让我改变主意,朝令夕改,这难道不是逼宫吗?”

    “其三,如今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你等却在此时集结起来,闯入东宫,明摆着是想煽动百官,这更是逼宫之罪!”

    李承乾的话音刚落,几人等人顿时面如死灰。

    他们没想到,自己只是想来进谏,竟然被扣上了逼宫的罪名。

    “殿下,我等冤枉啊!”一位老臣哭喊道,“我等只是出于对大唐的忠心,才想劝说殿下啊!”

    “忠心?”李承乾冷哼一声:“若是真的忠心,就该明白,时代不同,政令也该有所调整。陛下推行官员精简化,是因为当时的国情需要。可如今大唐疆域辽阔,事务繁多,增设官署和官员,是顺应时势之举。你们却一味地坚守旧制,阻碍改革,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忠心吗?”

    “更何况,你们集结起来,闯入东宫,大声喧哗,这分明是没把我这个太子放在眼里,是对皇权的挑衅!”

    李承乾的语气越来越严厉:“这不是进谏,而是逼宫!”

    几人还想辩解,却被李承乾打断:“不必多言!来人,将这些人打入天牢,以逼宫罪论处!”

    侍卫们再次上前,将几个谏官拖了下去。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皇城,百官们无不震惊。他们没想到,太子竟然会如此强硬,仅仅因为几位老臣进谏,就将他们以逼宫罪论处。

    一时间,朝堂上的议论声戛然而止。那些原本还想反对改革的官员,都吓得不敢出声。

    他们知道,太子这是在杀鸡儆猴,谁要是敢再阻碍改革,下场恐怕会和萧瑀等人一样。

    很多有心思的官员,则是回到官署,用心开始写增设官署的章程,响应太子教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