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章)昏与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章)昏与明 (第2/3页)

女人不好意思的开口:“朝廷要是能想办法解决洗衣服的问题就好了。”

    刘彻愣了一下,没想到女人提出的是这种事情。

    虽然说衣食住行,要先穿了衣服,才能在社会化的文明国度生存。

    但以前大家穿那就是永远都是那一件。

    或者两件补了又补的麻衣。

    而现在,大家衣服多起来了之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大家比的是家庭殷实,要在左邻右舍面前有面子,那就要吃得饱穿得暖,要穿的整洁干净。

    而棉布衣服其实是很容易脏的。

    而且黑色属于达官贵人和皇族用的颜色,普通人除非下葬,否则不会穿大青衣。

    所以,他们穿的是真正的蓝染的青衣,这个青是青色,不是黑色。

    衣服一脏,实际上很容易看出来。

    但是工作哪有不脏衣服的?

    所以,每家每户的妇女,每天工作量最大的事情就是洗衣服。

    其次就是吃。

    在英格兰工业革命的时候,普通人就一个烦恼,那就是洗衣服。

    但是在大汉,普通人有两个烦恼。

    出了洗衣服,还要吃饭。

    汉人对吃的要求,比英格兰贵族的要求都高。

    不重样,是对食物的基本尊重。

    如果食物材料重样,那也要做法不重样,口味不重样。

    还有,当朝掌权的霍海最是喜欢吃,长安城就流行吃。

    长安城的达官贵人流行吃,小地方的贵族就争相效仿。

    对于大家来说,有钱就吃,就成了流行风向。

    那大家能不吃吗?

    而工人要吃好,就不怎么带干粮,因为吃的东西便宜,所以大家基本在外吃。

    所以吃这压力其实没那么大,只有周末在家吃,还有晚上有一顿。

    但洗衣服可就真的很费劲了。

    这几年这个镇子,适龄人群中,户均三个小孩!

    那可是三个!

    三个小孩的衣服,加家里一个年轻工人,一个老工人的衣服,可得一个人洗。

    家里的爷爷爸爸去上班,没时间洗衣服。

    三个孩子需要带,奶奶带孩子。

    那就是妇女洗衣服。

    这可就是个巨大的问题了。

    这胖胖的妇女一提意见之后,附近的女人都有同感,都争相提到了这个问题。

    一群人叽叽喳喳,给刘彻都问懵了。

    洗衣服?这朕能怎么办?

    刘彻看向霍海:“有办法没有?”

    一个女人:“朝廷肯定有办法啊,以前大家没吃的,朝廷又是改良耕种方法,又是渥肥,又是高产植物,现在粮食产量比以前多了十倍不止。”

    “以前大家没衣服穿,现在又是毛衣,又是棉衣,又是皮衣。”

    “以前大家走路不好走,现在又修路,又是马车,养殖的牛马也越来越多了。”

    “朝廷是好朝廷啊,大家要什么,朝廷就有什么。”

    “但是以前没有人跟朝廷提意见所衣服太难洗了,现在有人提意见了,朝廷的大人才,科学家研究员们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啊!”

    这一代大汉子民太幸福了。

    他们小时候什么东西都没有,现在什么都有了。

    在他们看来,朝廷无所不能。

    有没有只看朝廷知不知道。

    而刘彻听完后又开口:“霍海……”

    话还没说完,一群女人激动:“您就是财神爷?”

    “接财运!”

    “摸一摸!”

    “哇,见着活的了!”

    霍海:“哎!哎!哎!”

    “等一下!不是洗衣服么,怎么摸上财运了?陛下比我富!”

    一个女人不好意思的侧头一笑:“咱们又不傻,冒犯陛下要杀头的,咱们退而求其次嘛!”

    好个求其次。

    霍海:“那更不能让你们接财运了,你们男人的工资薪水不都是我发下去的,已经发了钱了,想要更多只能靠脑子了,让你们孩子好好读书吧,读了书就有钱了。”

    “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洗衣服的问题了?”

    霍海说的多没用。

    在长安,说话是可以起到让人思考,让所有人退却的作用的。

    对这群要摸财神的女人来说,霍海说什么都是白说。

    但听到解决洗衣服的问题,所有人停了下来。

    霍海不需要给眼色,蒋不疑就带着一群人上前隔开了这么多人。

    这么大一群人拥挤在一起,是要出问题的。

    当然,理由不是把她们呵退。

    而是喊着:“我们随行的科学家研究员们商量一下。”

    等隔开人群,蒋不疑询问:“怎么办?”

    刚刚给疯狂的妇女们让路的刘彻走了过来。

    当初刘彻和霍海讨论过这个问题。

    如果女人也出来做工,那就能解决用工荒问题。

    但会降低生育率。

    现在大汉很多女人都生了好几个孩子了,老大正好懂事了能带一带老二老三。

    再生下去也不太可能了。

    她们是有条件可以出来上班的。

    毕竟养三个孩子和养一个孩子不一样。

    哪怕大汉的工人能养三个孩子,但两个人的工钱过日子和一个人的工钱过日子能一样吗。

    现在似乎在城市化过程中,男人们都要去建筑工地干活,去重工业工厂干活,去矿山干活。

    女人们要撑起轻工业了。

    霍海:“其实洗衣服简单,电机上面放个桶,底盘和电机连着,衣服和水在被电机带着转圈的底盘的带动下,在筒里面左右转圈,也就洗干净了。”

    “一时半会儿不干净,转一个小时也就成了。”

    电目前便宜不了,用来做洗衣机?

    其他人听到这个想法也是眼睛一亮。

    电机还能拿来干这个?

    但刘彻摆头:“现在用电太贵了。”

    霍海:“简单的方法也有,以前咱们不是用猪毛做小刷子刷牙吗,小刷子能帮忙刷牙,大刷子自然能刷衣服,现在很多工厂特别是造纸厂都在用刷子,只是那些刷子质量要求比较高,而洗衣服不需要多高的要求。”

    “还有,化工研究所那边在研究从石油里提取一种可以塑性的材料,这种材料偶然间被制作出来了一次,确定是石油里提取的,如果可以稳定提取,未来可以随便坐刷子,做袋子等东西。”

    “我把它叫做塑料。”

    刘彻:“刷子?对啊,大量推广刷子,洗衣服的效率能大大提升。”

    目前洗衣服用的是手搓,还有棒子。

    而用刷子洗衣服好处是快,坏处是衣服容易被洗烂。

    但是衣服现在不是很贵,打工的工人工资很高,能买得起。

    目前,这种距离长安很远的小地方,工价也已经涨到三千了,而长安的普通人工价已经涨到了五千以上。

    长安的读书人工资已经在二万八以上了,而这些地方在一万八以上。

    就这,小地方都不见得好招聘。

    因为大家都知道,坐上火车就能去长安。

    就算没钱买票,也多的是人扒货车。

    这么高的工资,买衣服并不是问题。

    所以,刷子能解决问题。

    霍海自己其实也是才想到的。

    霍海现在只想感叹,现在时代发展的太快,很多细节完全跟不上。

    谁能想到,电机洗衣机和猪毛刷子,是同时被提出的解决方案。

    霍海并没有自己天天洗碗洗衣服,做各种生活琐事,所以对于这方面的发明,并没有提出太多的东西。

    现在一想,还真是有很多缺失的地方可以提升。

    刘彻:“还有办法吗?”

    霍海:“还有,洗衣房。”

    “现在工业时代发展,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男人的,有的家庭只有女人,而女人又不愿意再嫁,还要养孩子。”

    “她们进入城市后,能找的工作不多。如果去工厂要离开孩子太久,如果在自己住的附近,最好的工作是洗衣房、餐馆。”

    “帮人洗衣服赚钱,洗盘子端菜等,是最简单。”

    刘彻:“这个不错,这应该是市场能自发形成的吧。”

    只要一个月给三百出去让人帮忙洗衣服,自己就能出去找工作,找个一千五的工作不成问题吧?

    那也能多赚一千二补贴家用。

    对于全家都住在城市里的人群来说,这很划算。

    而对于进城打拼的人来说,以前种田一年一共八百文钱,如今一个月就能赚上千,就是水冷一点而已。

    多花个十来文钱的成本,还能烧热水洗。

    很划算。

    霍海看刘彻觉得这个很好,提醒:“其实,我们可以限制洗衣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