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章)昏与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章)昏与明 (第1/3页)

    封禅队伍往前走着,霍海也是在思考着。

    自己对于刘彻,是不是太过于不近人情了。

    霍海一开始以为刘彻封的五岳,就是后世那个五岳。

    但是搞清楚后发现不是的。

    刘彻的五岳分别是泰山、华山、霍山、常山和嵩山。

    事实上,历史上刘彻的五岳,也是这五岳。

    而霍海大概知道,常山就是恒山,因为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改成了常山,后来改名成了大茂山。

    而在后世,另外一座山,取名叫做恒山,代替了现在的常山。

    而霍山,就是天柱山。

    大汉的五岳,并不是衡山,而是霍山。

    这一点,在历史上也是如此。

    但原因是不是一样的原因,霍海就不清楚了。

    岳这个字很明显,就是高山的意思,崇山峻岭,巍峨挺拔,独立于本地,这样叫做岳。

    而霍山,是什么意味,不言而喻。

    如果有人非要说这是个巧合,霍山是沟壑纵横的山的意思。

    那为什么不叫做壑山。

    为什么刘彻非要带霍炎去封禅?

    这份荣耀,怎么能说得清楚?

    封禅车队里,从火车上下来沿途视察时,霍海实际上在车队比较靠后的位置压阵。

    司马相如没来,他一把年纪了,刘彻怕把他折腾没了,那霍海直接就三连跳把三公干一遍了。

    虽然刘彻也想过,要是张汤刚死了,霍海刚当上御使大夫,然后马上司马相如就没了,这样霍海就直接上位丞相了,就能解决很多麻烦,让霍海不要把全部权利都过一遍。

    但一想到如此不信任霍海,加上还要让司马相如这个宠臣一把年纪了还得不到寿终正寝,刘彻就在克制自己不要往这个方向乱想。

    想都不要想。

    以如今的医疗水平,以及药物开发速度,特别是对高烧肺炎等一类极度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寿数的病症的药物开发,至少能确保司马相如这样的大人物好好地活着,活个近八十。

    他身上毕竟没什么暗疾。

    霍海作为御使大夫,上任后,反而轻松了许多。

    从忙碌的状态,突然轻松了之后,霍海有了时间去从新审视这个自己缔造的世界。

    只要掐住枪械等科技不外流,禁止各种科技翻译成其他语言传播。

    那么华洲就可以永久性对其他大洲形成代差碾压。

    哪怕到时候,华洲的大汉子民日子过的不好,要去更穷苦的地方闯荡,他们也不会把科技带给这些土人。

    因为大汉会用法律规定,所有土人除非有巨大的贡献被朝廷认可的贡献,否则禁止学汉语。

    不学汉语,就没法研究科技,没有科技,就不可能威胁到大汉。

    这一套架构,霍海十分满意,这几乎就是英美做法合二为一之后,又上了强度并且改掉了他们被奴隶鸠占鹊巢的致命系统漏洞之后,形成的一套系统。

    这个系统肯定不完美,肯定有其他问题。

    但现在看起来,让霍海非常满意。

    霍海甚至已经演练过两次文化毁灭了。

    以后再希腊来一次,在罗马来一次。

    然后把自己专门给他们改的东西,给他们留下。

    至于这么做是否会损害人类文明传播瑰宝这种事情就不在霍海考虑范畴了,因为在前世,他们意图这么做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霍海只是一味地跟他们学习罢了。

    前世华夏没有翻车是自己强大,现在希望罗马到时候也能顶得住7.5毫米口径的子弹。

    至于未来会不会挨骂这种问题,霍海当了这么多年高官,难道还没洞悉人类的本质?

    未来有人提出质疑的时候,继承了新改罗马文化的人只会怒斥:“以前那种野蛮的东西那些糟粕就应该毁灭,你居然拒绝文明。”

    他们只会高喊幸好罗马改变成功了,否则岂不是还在当野蛮人。

    只会高喊吃火鸡是野蛮的行为!文明人就得吃狗肉。

    细想之下,这边没有漏洞。

    霍海又开始审视思考其他问题。

    北美,埃及,这些信仰太阳神的原始宗教,从宗教的发展来看,还处在夸父之前的时代。

    现在内瑟斯虽然年龄很大了,但是在这方面已经是顶级专家了,他早就把华夏这一套神话完全给建设的等级森严,并且给自己的太阳神安插了合适的位置。

    天帝的十个大金乌,其中死掉的第四子被认为是埃及曾经的太阳,第四太阳宫殿的左童子是埃及太阳神,右童子是美洲太阳神。

    皮肤有太阳颜色的他们,是神灵的半血后代。

    太阳神是太阳大金乌的童子。

    而埃及人和羽人,是汉人的童子。

    最近内瑟斯感觉自己年纪大了,要找一些弟子把自己的理论传下去,还问霍海自己有没有机会回到埃及。

    霍海只跟他说让他好好养着自己,内瑟斯是个神名,他是注定了要回埃及当神使,带领蒙昧的埃及人,回归天一主神的怀抱的。

    内瑟斯的到了霍海的承诺后,很激动。

    他是真怕自己老死的时候,大汉还没有发兵去埃及。

    因为在他看来,安息是很难打的。

    他并不知道,大汉现在如果只是为了破坏,最多一年时间,就可以打穿整个欧洲。

    目前霍海和刘彻考虑的事情主要有两件。

    第一是军队不能带太多枪械出去,因为过程中枪械一定会有遗失有损耗,这会加大这些地方的人学会这种科技的可能性。

    第二是军队的补给必须跟上,准确的说是道路修建必须跟上。

    必须保证,大军拿下一城,就可以把一座城纳入统治之中。

    要维持整个亚洲的安定,然后一路降服过去。

    所以,目前大汉虽然轻松就能拿下安息,但实际上并不想进步那么快。

    相反,大汉要修建一条到安息的路,然后联合当地的那些奴隶王,在安息内部修建一条道路。

    届时,只要拿下安息,短时间就可以修建一条主干道直通小亚细亚地中海岸边。

    不给罗马任何反应时间,兵临城下。

    一旦拿下罗马,那地球所有可能产生强大文明的北回归线一带就全部纳入了大汉统治。

    那么接下来,哪怕霍海突然暴毙,都不会影响大汉一统全球了。

    霍海办这些事情,都开始定下了一个标准。

    那就是,就算自己突然死了,也不影响结局。

    如果做不到,那就说明规划的有问题,还得改。

    霍海审视了这方面的事情,都没有问题。

    这才把视线转移回国内。

    虽然一路往泰山走,都是坐火车。

    但并不是从头直接坐到尾。

    而是随时在任何地方停下。

    皇帝的行驾随时都可能去任何大城,小城,村落。

    查看这些地方过得如何。

    刘彻现在给天下定了一个心理预期。

    每个村落的人,都能吃得饱饭,每个小镇的人都能住上不漏风的房子,无论是砖房水泥房还是木屋。

    而每个城市,房子要全部是砖房,要在每个片区通水泥路。

    对大城市的要求是,承载主要交通压力的通道,必须是沥青路。

    这是最简单的有关于运输方面的底线预期。

    因为只有这样,大汉才能利用到这个地方的人口,把他们纳入工业革命的人口。

    如果没有实现,那这个地方在行政上对大汉来说,就是拖后腿的地方。

    火车过了洛阳,在一个小镇子停了下来。

    这个小镇子看起来非常的繁华。

    一行人过来,本地人后知后觉才知道是伟大的皇帝陛下出巡,才知道是财神爷霍海来了。

    刘彻看本地的女人都富态了起来,而男人没那么胖,就知道本地至少吃的不错了。

    男人们没有吃胖反而女人吃胖了,肯定不是因为男人不吃,而是因为他们有工作,要消耗。

    换句话说,这里的工人比例很大。

    刘彻亲切的询问一个青年:“结婚没?”

    青年腼腆:“刚刚生了孩子,本来是不好找对象的,但是当上工人之后,就好找了。”

    这个事情还真不是开玩笑,大汉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不可能找到老婆的。

    再怎么发达,这都是封建时代。

    虽然能吃饱饭,能极大地缓解这个问题,让很多人放弃去做小妾,而是找个平凡好人家过一辈子日子。

    但问题是,现在对于普通人,也是有基础要求的了。

    如果出去上工或者做生意,算是普通人,如果是懒汉,不想出去赚钱,那可就完全没戏了。

    刘彻又转头看向一名看起来比较和善的胖胖的妇女:“有什么问题需要朝廷解决的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