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第2/3页)

   其次,能藏,这个是约持种,你受熏以后,还得把种子保存下来才可以的。所以我们看,什么是能藏呢?

    能藏者,此识能含藏前七识诸法之种子于自体中,犹如库藏能含藏宝贝。即种子为所藏,此识为能藏,此时种现相望,称现行赖耶为能藏,此约“持种”义立名。

    前面是讲第八识受熏,它产生很多的善的功能和恶的功能,就被第八识给保存下来了。受熏以后,第八识它能够进一步的,把它自体中的这些善恶的种子,能够把它给摄持不失,好像库藏能够含藏宝贝,使令宝贝不被偷走,所以这个时候呢,种子它变成所藏,它是被动了,它是被保存了。这个种子是不是被释放出去,那第八识是主动了,所以此识为能藏,而种子是所藏,“此时种现相望”,就是种子跟第八识的现行两个相对望,那么第八识的现行,它又是一个主动的能藏,这个种子是所藏,这个是约持种义来立名。

    这个持种也是很重要,第八识它不但能够受熏,它还得要持种,它要把这种受熏习以后功能相续的保存下去,这个第八识的持种,主要是因为它的明了性是恒常相续才能够持种,前七识的明了性是有间断的。说这个前六识它一睡觉且不做梦的时候,前六识不活动了,那前六识就不能持种了,因为这个种子,你交给前六识,它一不活动,整个种子都丢掉了,那么这个因果就不能相续了,你过去到底做了什么善业,做了什么恶业,全部的资料都没有了,那这个错乱因果了。所以第八识它之所以能够扮演持种,是指的它的明了性是恒常相续的,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所以这个讲到它的持种义,能藏。

    再看第三个,讲到这个藏有三种意思,第三个执藏:

    执藏者,谓第七识无始以来,恒执此识为自内我故。即第七现行为能执藏,此识现行为所执藏。

    前面的能藏和所藏,是约因地来说,它能够保存这种善恶的功能;这个是约它的果报,第八识它能够执受一期的果报,所以它是一期的身心世界的依止处。那么它第八识在执持这一期身心的时候呢,它被第七意识执着为自内我,就是这个第八识的活动太过微细了,虽然它的功能也是刹那生、刹那灭,但是这个刹那生、刹那灭的相貌,太过于微细而不可知,至少比第七意识微细。

    第七意识这个恒审思量的功能去观照第八识的时候,它一照第八识,哎呀,第八识是不生不灭的,它就以为第八识是一个自内我。就是原来我们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有明了性、有主宰性的我,那个我是谁呢?那个我就是第八识,它执持我的果报,它也主宰着我的果报。这样子呢,在这样子的情况之下,就是“以第七识的现行能执藏,此识的现行为所执藏”。

    我想这个地方我们应该要说清楚,这件事情,第八识是无辜的,就是这个我爱执藏这个功能的出现,是第七意识介入了。就是说,第八识在执受一期果报的时候,它第八识…我们讲第八识不带名言的,不带名言就没有很粗的分别,它怎么会执着有一个我呢?第八识的相貌是刹那生,刹那灭的,它自己也知道。但这件事情,我爱执藏的功能的出现,是第七意识有问题了,就第七意识它执取第八识为自内我,是这样子的。

    我们这样子讲,第八识它受熏、持种,它变现一期的果报,说我们今生呐,第八识它把它仓库当中的五戒十善的业力释放出来,使令我们今生去受用一个人的色身,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受想行识,第七意识就以这样的人的明了性为我。哦,下辈子,我们这个第八识释放的是善业,今生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变现一个转轮圣王的三十二相的色身,转轮圣王充满尊贵、充满骄慢的心识。好,第七意识就以那个为自内我,以转轮圣王的心识为我;以转轮圣王的果报体为我所,我所受用。好了,这个善业受完以后,我们过去有一些罪业,欸,罪业被释放出来了,变现一个卑贱的蚂蚁,这个时候第七意识,它就以这个持受蚂蚁身心世界的那个卑贱的第八识为我,是这样子来的。

    所以说,整个过程第八识是没意见的,这个第八识是一个初能变,它就是因缘变,它如实的把善业变现出一个广大的尊贵的身心世界,这个时候的第八识充满了善法,充满了骄慢,充满了尊贵,但是它本身不执我的,是第七意识执我。第八识释放罪业的时候,这个时候第八识整个相貌变现一个卑贱的心识,卑贱的相貌,所以第七意识就以卑贱的心识,卑贱的相貌为我。所以说,这个我爱执藏,是有第七意识的功能加入了,这个是讲到第八识在果报的时候,它也有执受一期身心的情况。

    有此三义,故名此识为阿赖耶识。然义虽具三,而正取第三执藏义,名此识曰“藏”,即“阿赖耶”,以“我爱执藏”过失重故。

    第八识的藏,虽然是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但是我们一般讲藏,主要是讲“我爱执藏”。因为“我爱执藏,过失重故”,在生命的流转当中,因为我爱执藏的缘故是生命流转的根源,这个过失特别重,所以一般我们讲阿赖耶,是讲一种「我爱执」的相貌。

    到了八地菩萨第八识阿赖耶的功能就被破坏了,说是「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不动地就是八地。到了八地菩萨的时候,这个八地菩萨的我空观、法空观那个观慧力现前的时候,就把第七意识,那个执着第八识为我,那个第七意识恒审思量给破坏了。这个时候第七意识有漏的思量被破坏以后,第八识就不再我爱执藏了,它没有这种功能了;它只有异熟的功能和一切种识的功能。所以这个阿赖耶的功能虽然是最能代表第八识,但是这个功能它只是从凡夫到八地菩萨这个阶段,阿赖耶的功能只有扮演到这样的角色,因为阿赖耶主要是我爱执藏。

    二、因相——此识能执持一切有漏无漏色心等诸法之种子,又能跟有漏无漏色心诸法种子令生现行,以能生起现行法之种子对望诸法为因,此约“持种”之功能,为此识之因相。

    这个容易清楚了,就是前面的阿赖耶识事实上是个总说,它在因地持种受熏,它在果地执藏一期的果报,所以这个因相就是阿赖耶识的这个持种的功能开出来的,这个大家一看容易清楚。

    三、果相——此识能引三界四生五趣等善恶业的异熟果故,为有情众生异熟总报的果体,此约“异熟”之功能,为此识之果相。

    ——糅合《观心法要》——

    第八识在执受一切果报的时候,它有异熟的功能。就是我们一期的果报是谁来执受呢,就是第八识来执受,它能够使令一期的果报体不失不亡。所以这个果相指的是第八识的异熟功能,这是此识的果相,这个是从我爱执藏这个功能开出来的,也是自相开出来的。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自相是一个总说,因相和果相是一个别说,就第八识在有漏位,它每一个刹那刹那的活动,它同时扮演一个因,也同时扮演一个果。

    所以藕益大师说,说这个第八识是什么相貌呢?“此是现前一刹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第八识它对望着前面来说,它是一个果相;对望的未来来说,它又是一个因相,它又不断的在摄持你未来的一个因种。它是一个因相,也同时是个果相,那合起来就是一个自相,就是一个阿赖耶藏的功能,这样子看就容易清楚。

    我们回到讲义,回到讲义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文,顺着这个文把它消释了,说是第一个讲三相门:

    一、名“阿赖耶识”者,此云藏识。

    它有摄持不失的功能。

    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即约当体自相言也。

    从因地来说,它有能藏——就是持种,它有受熏——所藏。它因地能够受熏,持种;在果地上,它又能够执受一期的果报变成我爱执藏,这个是讲到它的当体的自相,第八识的自相,这是一个总说。再看别释:

    二、名“异熟识”者,由过去善恶业习的成熟之力,所感无记果报的总主。以此异熟识体,望前善恶业习,业习是因,此识是果也。

    这是果相门,说是“初阿赖耶识异熟”,讲这个异熟,这异熟识是“过去善恶业习成熟之力,所感无记果报总主”。第八识这个异熟,它就像这个大地一样,大地它有什么功能呢?说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