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二百六十五章 拿德国“剧本” (第1/3页)
海军主力作战舰艇迭代,进度比其他大国海军略慢,东非政府心里其实也很清楚。
莱茵市。
恩斯特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着现在东非军队的发展汇总报告,一边对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相较于陆军和空军,海军的扩张确实慢了一些。”
“现在既然已经明确了其他国家海军的大致发展情况和计划,我们也可以酌情给海军松松绑。”
“现在英国航母力量是仅次于东非的国家,我们就以英国为蓝本对帝国海军进行加强,再建造三艘新航母,将帝国航母编队扩充到十支。”
弗里德里希皇储揉了揉眉头,叹气说:“一次性建造三艘航母,再加上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两艘航母,那就意味着帝国在同一时间里,有总共五艘航母建造,这可真是一个大手笔。”
虽然之前提到了,英国的航母数量并不比东非差多少,但是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就以英国服役的几艘航母来说,都不是“专业”航母,大多由其他大型军舰改造而成,就比如英国的鹰号航母,就是由战列舰改造而来,还有用巡洋舰改造的勇敢号。
美国和日本海军航母,实际情况和英国也差不了多少。
反观东非,从第一艘航母开始,从设计到武器配置和建造等方面,都是完全区别战列舰的一种新舰种。
并且根据恩斯特的记忆,去掉了一些画蛇添足的东西,比如舰炮,双层飞行夹板等。
所以,论航母的先进性和专业性,东非绝对大幅度领先其他国家,只不过建造成本也更高,现在一次性建造建造五艘航母,弗里德里希皇储自然心存疑虑,这不仅仅是新添五艘航母,而是五支以航母为核心的作战编队。
对于弗里德里希皇储语气中的不确定性,恩斯特敲着桌面说:“一次性把航母编队扩充到十支,对帝国确实有一定的压力,不过,我认为这种风险是完全可以承担的。”
“毕竟现在的世界局势越来越危险,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新一轮的世界大战,因此,提前做好准备,对东非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等到真正开战的时候,再增加生产线,代价只会更大,且短时间里扩充产能,因为配套设施和经验的不足,也会影响战舰生产出来后的性能需求。”
战争爆发后,军事工业就会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在和平时期,为了争夺有限的军事订单,各个造船厂会尽可能的压低价格,从而吸引海军的订单,同时市面上的原材料,包括钢铁,发动机,通信零部件等价格也维持在正常水平。
而开战后,钢铁等原料的价格必然上涨,工人工资也要增加,届时想新建军舰,必然会付出更高的代价。
所以,东非现在悄摸摸的完成海军的扩张,是一种降低成本的好办法,这里悄摸摸的完成海军扩张,并不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窃取情报和引起他们的警惕,而是为了防止市场上的奸商,趁机抬价。
这就像一个地区的工资一样,即便得到了普遍提高,却未必就真是福利,商人会摸清当地购买力后,把他们的商品价格也涨上来。
恩斯特说道:“就像我们莱茵市,虽然收入水平在全国算第一梯队,可物价也在第一梯队,可是隔壁新法兰克福的同一种商品,价格可能就更低。”
“所以,海军现在建造更多的军舰,绝对比战时再临时抱佛脚,成本更低。”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未来帝国会加入战争中,否则维持庞大的舰队就会得不偿失。”
对于东非是否会加入战争,弗里德里希皇储不敢打包票,可心里也是基本断定是大概率事件。
他说道:“这样一看,帝国现在把海军的实力提升上来,确实更加重要,而且,除了海军主力作战舰数量提升以外,海军人员的培养,也要加大投入。”
“新增加五支航母编队,人员也要大量增加,并且想要确保他们的战斗力,就要提前训练。”
恩斯特点点头说:“海军人员的训练,可以立刻执行,现在军队的技术性大大提升,不管海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