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4章 事故调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4章 事故调查 (第2/3页)

进行整体的设计与建造。

    工人们也是尽心尽力,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十分完善,不存在所谓的质量问题。

    国家对铁路交通建设极为的重视,要经过成千上百次的检查与试验,就算真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纰漏,也一定会及时的进行修补和拯救。

    不可能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因为质量而导致的一切不利后果。

    其次,对国内虎视眈眈者的确不在少数。

    如今毛熊跟鹰酱尚且处于冷战格局,都对华夏这个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有着拉拢的心态。

    如果华夏偏向那头另一方就会下手破坏。

    这也是不无可能的,况且改革开放以来,华夏对外包容的格局使得经济迅速赶超一些国家。

    其他国家,也不是没有可能对华夏怀抱敌对心态。

    但是,工程质量完好而且破坏一段铁轨绝非易事。

    想要办到那么就只能使用炸药。

    所需的炸药数目必定不在小数,威力巨大的炸药也会造成不小的动静。

    附近的人肯定会有所察觉,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勘探组在查看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有炸药使用的痕迹,也就是说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而且真正的意图破坏并且成功,华夏势必要追究到底,最后找出始作俑者肯定会善罢甘休。

    国际组织也会对其进行裁决,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冒此风险来不远万里搞破坏。

    那么,以上的两种可能性都没有,这场悲剧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这让指挥部的众人很是不解。

    下午四点的时候,阎解成一行人终于到了事故现场。

    阎解成一下车便被现场的惨烈景象怔住了。

    有悬在半空中的车厢,有已经掉落在河道里、河滩上面目全非的车厢。

    河滩边摆放着一排排的尸体,石头也被鲜血染得通红,甚至有些残肢断臂杂在石块中间。

    阎解成强忍住胃里的不适,快步往抢险指挥部帐篷里走去。

    黄书单和杨家辉两人忙的焦头烂额,甚至没有发现阎解成走进来。

    阎解成见了也没有说啥,直接问道:“简单说一下现场情况。”

    俩人也没有跟阎解成客套,直接说起了现场的具体情况。

    两人说的很仔细,从救援人员、工具、食物、药品、受伤群众等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的汇报。

    阎解成听完也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虽然已经有4000多人在就行。救援。

    甘洛县也组织了民警、民政干部、民兵、医生、护士、商店售货员、旅店招待所服务员共计一千多人。

    带着大批药品、食品、营养品、衣服鞋袜,带着23辆面包车。

    甘洛当地驻军也有560多名官兵,分乘12辆大卡车赶到。

    目前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重症伤员的救治。

    毕竟现场条件有限,一些重症伤员,如果一旦来不及了救治,可能导致新的死亡。

    还有一个就是现场救援速度太慢,这条线路也不能中断太久,不然影响非常大。

    毕竟这是成昆铁路干线,很多物资的运输全靠这条铁路。

    目前抢险指挥部,仅仅是对事故本身的救援。

    其他善后工作还没有启动。

    所以,阎解成便直接成立了事故救援指挥部,下辖原事故现场抢险指挥部。以及还有新成立的事故调查委员会和工程修复指挥部。

    事故现场抢险指挥部黄书单和杨家辉两人干的挺好,阎解成自然不会阵前换将。

    事故调查委员会由随行的部里相关专家负责,他自己已经除了负责全面工作,还亲自主持协调修复通车工作。

    阎解成快速的处理完这些事情,便出了帐篷,在这里到处看了看。

    伤员转移点,后勤煮饭的地方,医疗队的临时救助帐篷等。

    还跟留在这里参与救援的群众见了面。这些人没有任何抱怨,也都积极的参与了救援中,这让阎解成很是感动。

    随后,阎解成组织抢通工作。

    协调了电化段、荣城工务段、荣城路局房建三队、息烽工务段桥梁大修队、荣城路局铁路设计研究院等单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