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磁流体发电的真正意义 (第2/3页)
的技术员正趴在地上检查光纤接口,其中一人手里的激光测距仪不时发出“滴滴“的提示音。
“准备就绪!”对讲机里传来嘶哑的喊声,背景音里还能听到金属工具碰撞的脆响,“准备进行预流测试。”
测试架上,那台代号“凌霄-1改“的验证机正在预流中微微震颤——
它细长得近乎畸形,不足0.5米的直径,却有着超过9米长的机体,表面覆盖一层蜂巢状的强化陶瓷隔热瓦,在灯光下泛着哑光,像一柄出鞘的苗刀。
……
四十分钟后,安装工作终于全部完成。
李敏回到控制室,随手抹了把脸上的油汗,制服袖口在额头留下道灰痕:
“常院士,这长径比都快20了,进入超燃冲压模态之后真的不会颤振?我记着年初京航那台验证机在M6.2的时候就……”
话说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因为她突然意识到,从理论上讲,眼前这位好像还是京航大学的教授……
“所以加了主动抑制系统。”常浩南指向主屏幕上跳动的频谱图,指尖在某个峰值处画了个圈,“看这个极限环振荡频率,我们不仅重新设计了复合材料铺层,还在前缘埋入了4组共32个压电作动器。”他调出另一个窗口,三维模型立刻显示出机体内部蛛网般的红色应力线,“预留了30%余量。”
话音刚落,风洞突然传来闷雷般的爆鸣。
某个压力传感器警报骤然响起,红灯在控制台上疯狂闪烁。
“进气道激波脱体!”年轻工程师的喊声带着颤音,同时像猎豹般扑向控制台。
屏幕上的结构应力曲线开始剧烈跳动,如同一口沸腾的油锅。
但常浩南却盯着监控画面里的斜切进气口——示数异常的传感器恰好位于进气道第三压缩斜面,那里的压强波动曲线呈现出诡异的周期性。
“不是故障。”他赶紧拦住李敏正要拍下急停按钮的手,“就是这么设计的。”
后者的动作瞬间僵住:
“啊?”
第二副总师这个岗位听着好像挺重要,但在职能上只是负责与风洞测试有关的具体工作,跟刑牧春这个正牌的副总设计师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之前姜宗霖能全程跟着一起参与总体方案规划,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资历和水平确实足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在原来的时间线里算是常浩南的顶头上司。
如今的李敏显然没有这种条件。
再加上她这段时间能理顺本职工作都很不容易,也没精力再关注其它方面。
“冲压发动机没有旋转结构件,没办法像常规涡扇发动机那样,在产生推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