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四章:从此世间再无倭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七十四章:从此世间再无倭国! (第3/3页)

头,扭头看向雄英、雍鸣,教导道:“我可以断定,高丽的暴力革命即便最终成功,他们也不会效仿燕藩改造高丽,心术不正,出发点不正的一群人,别指望他们能种下善果。”

    “可以预判,在暴力战争推翻旧有的一切后,为首的这些人,一定会窃取胜利果实。”

    “不过,高丽能否成功,与咱们无关,只要高丽革新,亦或是爆发一场暴力革命,大明作为高丽的宗主国,必然会受到极大触动,大明内部的保守派,会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变得草木皆兵。”

    “而大明内部,一些徘徊在迷雾朦胧中的有识之士,会瞬间清醒,意识到,随着燕藩这个政权的出现,周边不可避免,要受到一场来自文化、思想、政治理念的猛烈冲击,唯有主动适应,积极推动变革,才能救国救民!在高丽的混乱变革中,大明境内,会诞生一批,更为意志坚定的革新派!”

    ……

    朱棣拍着雄英肩膀,“这也是四叔能为你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记住,一旦掌握权力,牢牢控制住兵权!”

    “无论是保守派,还是向暴力革命滑落的革新派,只要他们露出苗头,只要你牢牢掌握兵权,随时可以按照你的意志,将阻碍,无法跟上你步伐的人或者势力铲除!”

    “四叔的确可以派兵助力你,但这绝对是最后不得不为的最后选择……”

    “嗯,四叔,我知道。”

    雄英带着一丝鼻音,轻嗯一声。

    他明白。

    一旦四叔燕藩政权派兵帮助他革新,他的正义性就会受到挑战。

    哪怕他进行的是一场造福百姓的革新!

    因为四叔燕藩政权与大明是两个政权。

    四叔的军队插手。

    也就意味着,他让另一个政权插手。

    国别之分,会让很多受过教育的人,内心产生抵触。

    至于百姓,不会!

    朱棣笑着揉了揉雄英脑袋。

    转向毛骧,“你让军情司试着和高丽各个革新派接洽一下,告诉他们,我们燕藩无法插手高丽内政,也不会插手,但本着同情革新派,以及同情高丽饱受苦难百姓的出发点,咱们燕藩中枢国子监,外邦学院,愿意接收一批,优秀的寒门读书人,同时,也愿意接受高丽迁民。”

    “迁民之事,我也会与高丽国君王禑进行商量探讨。”

    高丽迁民之事,他之前就想这么干。

    不过,直到这次来了后,才下定决心。

    首先,通过他观察,高丽或许是整个中华文化圈中。

    被中原文化同化最深的一个。

    高丽精英层,各个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汉话。

    学习的书籍,也全都是中原的四书五经。

    各种民风风俗,也广泛吸纳,乃至全盘照搬中原。

    百姓的习俗习惯,是受精英影响的。

    尤其是古代这种时代。

    瞧瞧高丽的姓氏。

    几乎也都是出自中原的百家姓。

    只要高丽百姓迁徙去,给他们一个做炎黄子孙的机会,这些底层如牛马的百姓,一定会挤破脑袋,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

    再加上乡土村社粗浅的普及教育的隐晦同化。

    下一高丽人,还会承认自己是高丽人?

    他需要人口!

    大量的人口!

    吕宋和澳洲之间,还有广袤的土地。

    这些土地上,很多地方都是一些土邦,人口也只有数万人。

    这些年,他虽然没有用军事手段去扩充疆域,但经济手段、文化手段一直在持续。

    派出种田高手,传授这些土邦先进的种植技术,教他们数术、汉字、汉话,帮助土邦,建立一个以土王为主,施行类似于乡土村社,普通百姓占据六成利益,三成政治话语权的特殊营运体系。

    土王在这种先进农耕大发展中,获益匪浅,瞬间成了暴发户,对燕藩十分亲近。

    而土邦内的百姓更是感激燕藩。

    一个土邦数万人,占据一个大岛,他们根本开发不过来。

    即便给这些土邦预留足够多的土地,还有很多土壤肥沃的平原,能够安置很多百姓。

    单单靠大明,每年五万迁民名额,太少太少了!

    一个面积极大,可耕种平原极大的岛屿,至少,也得安置十万人,外来人口,全面压制土邦吧?

    可现在,大哥只给他五万的名额。

    一年连一个大岛所需人口都无法满足。

    对待土王。

    燕藩也已经确定了一套长久的指导理论体系。

    二三十年后,这些接受教育开化的土王,也要逐步进行改土归流。

    土王造反?

    不怕!

    他们的利益、有六成分散在普通土邦百姓手中,政治话语权也有三成被普通土邦百姓控制着。

    燕藩会一直盯着这种利益、政治权力分配不变。

    对于一些,对土邦内部,民怨很大的土王。

    燕藩在二三十年后,会直接清洗掉,一举赢得土邦百姓的信服。

    而中原迁民大量迁徙,也会在这数十年间,把中原传统文化,带去土邦,同化比较封闭的土邦百姓。

    “少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接下来,少爷入倭,我的用处不大,我会秘密留在高丽,暗中遥控指挥,军情司驻高丽系统,全面和高丽革新团体接洽。”

    ……

    半月后。

    当军情司传来,小早川仲业全面撤离到鹿儿岛的消息后。

    休整半月。

    养精蓄锐,精神抖擞,渴望将理想之花,推广到倭国的海陆军将士,高唱着已经被定为国歌、军歌的《炎黄种》,再次从汉江码头登船。

    “五千多年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

    高丽国君王禑,领着文武百官,为朱棣出征送行。

    羡慕看着雄壮歌声中,登船的精锐骑步军。

    王禑搓了搓手,讪笑道:“王爷,根据下国君臣这些时日的商讨,基本同意高丽有意愿的百姓,迁徙燕藩。”

    他巴不得那些苦哈哈,被革新派鼓动,眼睛渐渐变红的牛马,离开高丽。

    自从革新派闹起来,他想到那些卖儿卖女的牛马,就辗转反侧,彻夜难免。

    生怕这群牛马牲口发疯,学习大野五郎集团,铆足劲儿,妄图把他拉下王座。

    “王爷,小王麾下近卫军,十分羡慕王爷陆军的装备,从火铳火炮,到王爷陆军这种帆布做的坚挺军装……”

    自从见到燕藩陆军后。

    他越看近卫军就越觉不够气派。

    就琢磨着,全部换成燕藩这种样式的。

    可这需要面前这位四海之王的支持。

    “只是,下国民穷国弊,实在难以……”

    朱棣明白了,王禑是想用迁民作为交换,希望他能便宜一点,帮其武装近卫军。

    朱棣暗暗琢磨。

    随即笑道:“这样吧,一个士兵三两银子,除了火铳火炮是我方使用过,但性能绝对优良的二手武备,我在为国主提供燕藩样式的全套军装,当然,三两银子,不包括我军配置的钢盔。”

    燕藩陆军装备中。

    造价最高的其实就是这钢盔。

    一个钢盔一两银子!

    钢制作成本高。

    而水锤制作的过程成本同样很高。

    水锤生产线,一个熟练的水锤锻工,一天也只能打造两个钢盔粗胚。

    粗胚打造好后,还得工人进行打磨,挫边、上漆等一系列工序。

    太耗钱。

    如果不配置钢盔,提供全新军服以及二手装备,三两银子,还能小赚一些。

    除了换取王禑在迁民方面全面配合。

    他还有其他用意。

    高丽人暴力革命的鲜血!

    王禑的近卫军强大,王禑恐怕就会越发顽固。

    这个人,似乎有些倾向革新。

    不过,他看得清楚,这个人的魄力不够。

    不喜欢变化太快的事情。

    王禑底气足,就越顽固。

    高丽就的革新,就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暴力战争。

    “不过,国主,这种价格,我只能为国主装备一个镇近卫军,不然,我燕藩也无力承担。”

    王禑早已经满足的不得了了,高兴之余,老脸如花般绽放,抓住朱棣的手,连连感谢:“谢谢王爷,谢谢王爷,济州岛,王爷尽管使用,现在建设好的基地,燕藩可以永远使用,并且,还可以派驻一个营陆战队自行进行防务!”

    “那就谢谢国主……”

    “一样的血,一样的泪!”

    突然语调拗口,并且有些杂乱无章的歌声响起,打断朱棣的话。

    朱棣不由好奇看去。

    看清后,心中不由笑了。

    一群衣衫褴褛的高丽青壮年,在陆军骑步军登船后,开始登船。

    这群高丽青壮,是这段时间在汉城招募的。

    将会承担济州岛基地粮草装卸、入倭作战,随军运输粮草。

    花钱招募,普遍穷困潦倒的高丽百姓十分乐意。

    哪怕此行凶险。

    哪怕,一天只有十文钱,抢这个工作的人,依旧特别多。

    陆军方面,迫不得已择优选拔。

    这几天在大营内,接受陆军教授粮草转运一些训练。

    没想到,竟然把这首歌学会了。

    “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

    “让世界都知道,我们都是炎黄种!”

    ……

    拗口别扭且杂乱的歌声,突然又从身后传来。

    朱棣扭头。

    看着一个个接受中原文化教育,寒门子弟组成的革新团体,拼命摇动横幅,大声歌唱《炎黄种》。

    朱棣更感好笑。

    余光看向王禑。

    王禑盯着这些革新团体,脸十分难堪。

    这群人除了向往燕藩,还通过高歌《炎黄种》,表明他们和燕藩的关系!

    朱棣忍笑,抱歉道:“国主,没想到,将士们唱我燕藩未来的国歌,会给贵国造成这种影响,这的确是我没有料想到的,在这里,我向国主道歉,为此,我愿意免费为国主提供一营陆军装备。”

    “此番入倭作战,我妻儿,就留在汉城,希望国主为首,高丽君臣帮忙照顾。”

    王禑收到一个营陆军装备,顿时高兴,暂时也忘记了革新派给他添堵,笑道:“王爷请放心,王妃、郡主若是在小国出任何事,不用王爷问责,小王自己割下脑袋给王爷赔罪!”

    他巴不得和这位王爷交好,或许还能弄到更多好东西。

    怎么可能让人家妻儿受委屈。

    接下来一段时间,就算当太上皇供着,他也要好好供着!

    朱棣谢过后。

    去和徐妙云说了会话,然后带着雄英、雍鸣和东旭他们这些男孩子登船。

    呜呜呜……

    号角声中。

    舰队编队启航。

    蓝玉一群人站在旗舰舰首甲板,看着战船乘风破浪,划开海面迅速前进。

    蓝玉拍了拍栏杆,极力按捺着激动,笑道:“自从毛老六那夜汇报,咱就迫不及待想动兵了,半个月后,燕王总算要入倭了!”

    众人全都不由笑了。

    何止蓝玉。

    他们也激动。

    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纯火器热战!

    而且,这场战争中还涉及海陆、步炮、骑步协同!

    而他们有幸观摩。

    朱樉向朱棡微微侧头,低笑揶揄:“也不知,金陵那边,仇视老四的人知道,因为他们配合了老四,老四半个月结束入倭之战会是什么表情?”

    还有大哥?

    朱棡笑笑,目光紧盯前方……

    海浪翻涌,水花四溅。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