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四章:从此世间再无倭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七十四章:从此世间再无倭国! (第2/3页)

太大希望。

    敢掺和到这种战争中的人。

    绝非等闲庸碌之辈。

    其行事,一定会把倭国诸侯联军战败考量进去。

    沐英手指默默敲击椅子扶手,突然询问:“老四,听毛大人刚才的话,似乎,被告密,这是你预料到会发生的事情,伱是不是有什么谋划?”

    沐英的询问,顿时提醒了众人。

    朱棡、蓝玉等人这才想起。

    毛骧刚才是这样说的:少爷,事情成了!

    毛骧唇角笑意一闪而逝,看向朱棣。

    朱棣笑笑,点头解释:“不错,我当初在金陵城,大肆宣扬,针对我燕藩最好的战术,就是希望有人能帮我们传递到倭国,促使倭国诸侯联军,积极行动起来。”

    众人顿时满头雾水。

    朱棣也不卖关子,解释道:“其实,这个战术,即便我不说,没有败类泄密到倭国诸侯联军中,未来发生的可能性也很大。”

    “诸侯联军正面阻击我燕藩军,自不需要过多解释。”

    “后方百姓的游击袭扰,也一定会出现,这是由于倭国的情况所决定,首先,我们燕藩军是一支外来客军,进入倭国土地后,诸侯控制下的倭国百姓一定痛恨我们。”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倭皇万世一系传承断绝的脏水,被泼到了大野五郎集团身上,我燕藩选择和这个集团站在一起,也必定被倭国诸侯联军控制下的百姓所痛恨。”

    “两重痛恨叠加在一起,倭国百姓几乎一定会游击袭扰我们,刚开始,他们不懂正面阻击和后方游击袭扰,但在战争中,只要后方倭国百姓行动起来,倭国诸侯联军内部,一定会看到两种战术结合的好处,咱们都是领过兵的人,应当知道,战争中,学习的速度。”

    虽然倭国所谓的战国时期,被誉为乡村战斗。

    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倭国上层的能力。

    “倭国诸侯联军知道这一战术的威力后,必然信心十足,再加上,我海陆军迫近在即,他们一定寄希望,在我海陆军抵达前,尽可能削弱,乃至打垮大野五郎集团。”

    “接下来,这段时间,倭国发生的事情,就由毛骧向你们介绍吧,说实话,我也不清楚。”

    朱樉众人不由笑了。

    虽然还不清楚朱棣想干什么,但他们已经不担心了。

    显然,这就是燕王布下的一个局。

    金陵那边,一些聪明人,全都钻到这个局中。

    成为推动这个局,成功的助力。

    蓝玉摇了摇头,满腹哭笑不得。

    他算是看明白了,千万别和朱老四做敌人!

    毛骧继续道:“就如少爷所说,在一个月前,足利义满为首的诸侯联军,尽起十万精锐,从京都开始,先取兵库,化解京都危机后,趁着大野五郎集团,大野五郎身死,上下恐慌不安的局面,兵分三路,取冈山、岛根、高知,一个月时间,兵锋已经推进到福冈、高崎,大野五郎集团损失了三分之二所占疆域。”

    “在这个过程中,小早川仲业按照王爷的提醒,不断纯洁军队,把义军内部,不安分的队伍丢出去断后……”

    毛骧悄悄看了眼朱棣。

    其实他知道。

    少爷此举,是不想将来,义军集团的兵力太雄厚。

    同时,在战争中抛弃不稳定因素。

    纯洁军队。

    也是把坚信两个理念、两个主张,以及愿意全心全意投效燕藩的人留下来。

    百姓也一样。

    坚壁清野中,不愿意跟随撤离的,小早川仲业也都放弃了。

    正面阻击、百姓游击袭扰这个战术,少爷和小早川仲业说过。

    小早川仲业也知道。

    一旦燕藩海陆军入倭作战,战争持续下去,只会让倭国人死伤更惨重。

    所以,小早川仲业也希望战争迅速结束。

    所以十分配合。

    而且,少爷也私下对小早川仲业说过,对于倭国未来的安排。

    愿意真心做燕藩子民的倭国百姓,可以留在倭国,少爷一视同仁。

    不愿意做燕藩百姓的倭国人,少爷也会在打垮诸侯联军,选取一些诸侯,以及之前安排的倭国海盗,带着这些人,前往次大陆,以倭国和族的身份,在次大陆攻城略地,重建倭国!

    当然,这倭国恐怕是建不起来。

    倭国现在拢共也就剩下一百五十余万人口。

    到时候,扶持数十个倭国领头人,彼此相互不服,各自带着万余人前往次大陆。

    恐怕,最后这些倭寇,会在次大陆那个奇葩地方,各自开创不同的族群吧?

    总之,只要这场战争顺利打赢。

    倭国、倭族。

    在未来就会彻底消失!

    “按照少爷的安排,小早川仲业最终会全数撤退到鹿儿岛,依托鹿儿岛和倭国陆地,狭长的海峡,吸引十万诸侯联军猛攻鹿儿岛。”

    蓝玉拧眉,“王爷,我虽然不知鹿儿岛的具体地形地貌,但既然称之为岛,那肯定就不是特别大,一旦小早川仲业全数撤退到鹿儿岛,就不利于将来,燕藩陆军登陆,展开反击了吧?”

    朱棣笑着起身,在众人视线跟随移动时,意气风发道:“梁国公,这场战争,你不能完全按照陆军思维去考量……”

    蓝玉脑海一道亮光刹那间一闪而过,太快了,以至于他根本抓不住。

    有些朦胧,可就是看不透。

    朱棣从雍鸣手中接过军情司画的倭国地图,展开,指着兵库说道:“我们燕藩有海军优势,为何要在鹿儿岛登录,我将在兵库,彻底截断倭国十万诸侯联军的后路!”

    话中,朱棣空闲的右手,猛地一挥一握,“此战,我军在大野五郎集团的配合下,南北对进,一口吃掉倭国十万精锐诸侯联军!”

    哗啦!

    凳子倒地声响起。

    蓝玉、沐英、朱能、丘福、瞿能等人猛地起身,震惊看着朱棣。

    啪啪……

    蓝玉一边抚掌,一边苦笑感慨,“不光我们这些人,还思维僵化于传统的陆战,倭国诸侯联军恐怕也是如此,说到底,随着海船的发展,战争模式,已经从原本的陆战,变为海陆协同、步炮协同、骑步协同等多种样式。

    “何况,倭国是个四面滨海的政权。”

    蓝玉看着朱棣,满腹感慨。

    燕藩军事思想的超前,从这里,就反应的淋漓尽致!

    “一旦倭国诸侯联军的十万精锐,以及大名、诸侯主事家主葬身战争中,整个倭国,哪怕对王爷有再大的恨意,也只剩惊惧了。”

    “剩下的诸侯领土内,没有精锐,失去主事之人,王爷只需要招降纳叛,旦夕间,即可平定整个倭国!”

    “我猜测,整个战争时间,恐怕连一个月也用不了。”

    为战争准备。

    从燕京动兵,再到倭国,耗时数月,恐怕才是最费时的。

    真正的战争,一个月?

    甚至可能在半个月内结束!

    这种速度,一旦战争结束,恐怕再也无人敢质疑,燕藩军,天下第一强军的地位了。

    蓝玉收敛满腹感慨,真诚笑道:“王爷,此战,一旦三万陆军登陆,恐怕,很快就会演变成一场决战,据说,倭国内部,火器配置率,也达到了八成,可以说,这一战,才是人类战争史上,真正的纯火器热战吧?”

    朝廷北征灭元那次不算。

    双方火器使用率,完全无法和这一次相比。

    “我有些迫不及待,想亲眼看看,这场纯火器热战了。”

    丘福、朱能听蓝玉感慨赞溢,不由相视一笑。

    他们为老四高兴。

    梁国公蓝玉是什么人?

    多么傲的一个人!

    可现在呢?

    还不是被老四折服的服服帖帖。

    ……

    随后。

    朱樉等人离开。

    书房只剩朱棣、雍鸣、雄英以及毛骧四人。

    朱棣指了指椅子,等毛骧落座后,询问:“军情司在高丽境内的系统是否完善,对于高丽各革新团体,你们是否足够了解。”

    这件事,他从未准备瞒着雄英。

    他对大明没有什么窥伺野心。

    推动高丽革新,乃至革命。

    除了试探大哥,将来对燕藩的态度。

    本质上,他要用高丽人的血,为大明变革提供动力。

    所以,有必要让雄英提前知晓他的整个计划。

    “足够了解。”毛骧不动声色看了眼雄英,腹语:‘希望太孙,不要辜负少爷一片心意啊!’

    太子,真的太让人失望了。

    即便是他这个朱家家臣。

    这些年,对太子的所作所为,也十分愤慨。

    太子把个人羽毛看的太重。

    他以一个旁观者观察,太子一些抵触燕藩的行为,表面是维护大明利益,可其实,说到底,是君王的一种自私自利表现。

    牢牢笼络保守派!

    为何要这样做?

    其实说到底,太子已经开始忌惮少爷了。

    担心站在革新立场上,把保守派推开后,一旦少爷对大明有所图谋。

    太子认为,光靠革新派,根本无法遏制少爷。

    甚至,太子或许对革新派也不放心。

    毕竟,革新派是一个要求全面效仿燕藩的革新派。

    而燕藩新风潮中,有一点很重要。

    主体思想!

    所有人效忠的不是某个人了。

    而是两个理念、两个主张形成的全民主体思想。

    太子一个接受传统帝王心术教育,成长起来的储君,恐怕内心中,是无法接受这种效忠模式。

    太子的行为,也恰恰验证了,古往今来,凡帝王者,多是自私自利者。

    “现在的革新团体,主要是高丽的寒门,在高丽,这个群体十分广大,高丽的国情很特殊,不似咱们大明,寒门拥有的土地极少极少,高丽的土地,几乎为上面的贵族垄断,寒门不事生产,不农耕,他们掌握一定粗浅的知识,专门衣服贵族生存,为贵族管理农田,从事商贸等等一系列事情,这个群体,有些类似咱们大明的刀笔吏,也是家族传承。”

    “向下,没有机会兼并土地。”

    “向上,贵族垄断了权力,而他们只能为贵族服务。”

    ……

    “但这个接受过知识的群体,恰恰是高丽受教育群体中最为广泛的,这群人在夹缝中生存,比麻木的高丽百姓,看到的更多,但受限于身份,他们真正出人头地的机会十分微小,几乎没有。”

    朱棣一边认真倾听,一边默默点头。

    这种情况,有点向高丽后世的受教育阶层。

    之所以古高丽,和现代高丽,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说到底,还是高丽的资源太少。

    只能满足一小撮人,享受荣华富贵。

    从贵族阶层漏下的东西,相较于中原王朝太少太少。

    这就造成,中间层很艰难。

    不但要承受身体的折磨,还要承受来自精神的摧残。

    中间层不麻木,能清醒看到某些美好东西,可一辈子也得不到!

    这种痛苦,比那些麻木的百姓,更沉重。

    “现在,咱们燕藩给这个群体指明了一条道路,其中,革新派走的最远,他们主张全面效仿咱们燕藩,并且提出了两种斗争路线,有人坚持,说服高丽王族,发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

    “但也有少部分激进者,认为应该团结底层百姓,驱使底层百姓做炮灰,打倒贵族,这样,将来这块肥肉,他们才能分到更多,这部分人最激进,极有可能,发起一场暴力革命。”

    朱棣笑笑,摇头冷笑,“那么,根据你们军情司的研判,这群最为激进的人,发起一场暴力革命,成功后,会按照咱们燕藩的两个理念、两个主张去改造高丽吗?”

    毛骧略微沉吟,摇头,“不敢确定,不过,这群人不是理想主义者,是一群功利之辈,他们发起暴力革命的目的,是打倒旧有贵族,在重新洗牌中,给自己分一块最丰厚的。”

    朱棣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