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神火飞鸦放平 (第2/3页)
担了。
所以他才被委派到此地,执行这个鸡肋的任务,大明需要杀些人来立威,而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需要一些武士死掉,来证明自己努力过了,只是没有成功。
一个弃子,而且是必须赴死的弃子。
“在袁政和袁直的请求下,我准许了你们派遣使者,明明只要退兵即可,非要前来送死?”熊廷弼感受到了非常非常严重的不适。
倭国的封建,和大明的封建,似乎完全不同。
在袁政、袁直、酒井忠次、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的眼里,他们根本不在乎那三万武士的性命。
大明火器的威力,早就在火烧京都之中展现无疑。
哪怕是从最功利的角度去考虑,酒井忠次应该做出的决策,也是退兵,保存实力,而非送死。
但这么离奇的事,就这么发生了,酒井忠次连谈都不肯谈。
熊廷弼仔细思索了许久许久之后,明白了自己如此不适的根本来源,那就是倭国的倭人贫民、百姓,哪怕是武士,完全麻木,他们没有个人意志、自我意志。
这些倭国的贵族、大名、公家的意志,就是他们的意志。
大明不是这样的,南京振武营、杭州罗木营、宁化、瑞金、宁都三县,佃农蚁聚入城,逼迫三县县官印均田帖、减租等等一件件事,都证明了:哪怕是大明的佃户,都不是如此麻木。
大明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至少都还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挂在嘴上,无论心里怎么想,怎么做,至少嘴上还这么说。
但从熊廷弼的接触来看,倭国不是如此,倭人似乎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
那些个百姓一揆,更像是一出表演,纠集几万百姓,都只能找这些老爷们请愿,然后带头组织者,自己自杀谢罪。
这根本不是造反,这就是表演。
“既然不肯走,那就死在这里吧。”熊廷弼不再多言,开始备战。
战争再次开始了,大明水师掠阵,大明京营三千军快速布置在了小田原城。
很快,在九月初九日这一天,鼓声震天响,酒井忠次开始下令,武士开始向着铁门洞开的小田原城,再次发动了冲锋。
大明军兵鱼贯而出,很快一千八百人列阵完成,六百人一排,一共三排的三段击线列阵,在短短半刻钟时间里布置完成。
鼓声震天,号角声扫过了整个战场,海边无数的海鸟扑腾着翅膀飞向了天边。
团龙旗和熊廷弼的牙旗,在城头不断的舞动,一道道命令快速下达,精密的杀人机器开始运转。
最先响彻整个战场的是九斤火炮,一共四十七门九斤火炮,开始轰鸣,开花弹被火药爆燃推出炮管,在空中划过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在倭人武士的头上轰然爆开。
开花弹中的铁蒺藜,在火药的助推下,撒向了冲锋的倭人,绽放出一朵朵的妖艳的血花。
一朵朵血花在战场绽放,而后在冲锋的洪流中消失不见,数轮轰击之后,火炮的轰鸣停止,战场上只有震天的吼声在持续,喊杀声充斥着每个人的耳畔。
小田原城下,一台台车弩被推了出来,弩弦在机关的转动下逐渐绷紧,总计一百二十架弩车蓄势待发,一枚枚神火飞鸦被放在了弩弦的位置上。
“弩阵放平。”熊廷弼放下了千里镜,敌人已经进入了神火飞鸦的射程。
“放。”熊廷弼再次估算了距离,下令放平的神火飞鸦发射。
牙旗不断的翻转,战鼓的声音变得再次急促了起来,数名传令兵站在战鼓旁,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彩旗,一道道的命令传向了战阵。
放平的弩阵,瞄准了正在冲锋的倭人,扳机被扣动,神火飞鸦腹部的燧石和弩车上的火镰激烈摩擦,点燃了药捻,一道道火光从弩车上飞出,飞向了远处的倭人。
格物院有一项失败的探索,朱载堉曾经试图把铁马放在滑翔机上提供动力,并且向皇帝陛下请了一百万银营造了一个专门改良滑翔机的鼓风洞。
这个项目失败了,因为朱载堉已经确定煤炭的热值、铁马的热效率根本无法满足飞行的条件。
但这个项目没有完全失败,至少大明搞出了许多的经验公式,改良了神火飞鸦的外型,让它可以飞的更远,并且更加稳定。
一只手臂长的神火飞鸦,变得更加圆润,也更加细长,两个斜翅提供平衡的同时,还提供了一定的升力,而三角尾舵,让神火飞鸦不会被风影响。
之前的神火飞鸦,并没有办法维持飞行的稳定,放飞后,更多的是随风而行,随风而动,更加适合放火,比如火烧京都,但其不稳定性,不太适合作为战场武器使用,现在这一缺点被格物博士们弥补了。
用射程换了稳定和更多的火药量,增加杀伤力。
一百二十个神火飞鸦带着尖锐的哨声冲天而起,哨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两分钟后,第二轮的一百二十架飞鸦腾空而起,哨声在空中不断的回响着,第三轮、第四轮…一波波的神火飞鸦被放飞。
第一次被放飞的神火飞鸦,终于飞到冲锋而来倭人的上空,倭人惊恐的抬起头,哨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飞鸦的药捻已经燃尽,火苗已经燃进了腹腔,爆炸声接连传来,火油和白磷带着神火,如同泼墨一样洒向了倭人冲锋的阵型。
火油、白磷落到倭人身上,就会猛烈点燃,彻底打乱了倭人冲锋的步伐,惨叫声此起彼伏,倭人在地上翻滚,但是无济于事,神火飞鸦之所以带神火二字,就是因为这种火,粘上难以扑灭。
战场上一股令人作呕的烤肉香味传来,被点燃的倭人向着海边冲去,但在冲去的途中,倒在了地上,再无声息,火焰仍然静静地燃烧着。
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第二轮、第三轮,无数轮的飞鸦接踵而至。
倭人顶着烈火,向着大明军阵继续冲锋着,终于冲到了第一百五十步,进入了虎蹲炮的射程,虎蹲炮开始轰鸣的时候,大明军兵开始装弹,准备迎接倭人的递进冲锋。
一百二十步,平夷铳开始频繁响起。
八十步,第一排火枪手扣动了扳机,带着燧石的击锤叩向了火门,划过火镰,点燃了火门中的引火药,引火药燃进枪膛之内,点燃了发射药,铅子在火药的助推之下激射而出。
第三排火枪手扣动扳机的时候,第一排火枪手已经完成了装弹,硝烟在战场上不断的弥漫,每一轮的枪响,都有近百名的倭寇应声倒下,一朵朵的血花在额头、肩膀、胸腹、四肢不断的绽放着。
铅子每一次划破空气的尖啸声,都无情的收割着倭寇的生命。
倭寇如同麦茬一样,一波接着一波的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倭人最终没能冲破大明军的火枪阵,在接近六十步的距离时,再无法向前,倭人终于不再冲锋,开始溃散。
“变阵,骑营出阵。”熊廷弼继续下达命令。
三排线列阵开始快速变成了行军的纵阵,而纵阵的间隙,一个个骑卒出现,一共八百名骑卒勒住了胯下的马匹,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