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9章 击溃十次不如歼灭一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49章 击溃十次不如歼灭一次 (第3/3页)

斯蒙德,说到底也只是个教会和反胡斯派贵族推举出来的代言人。阿勒曼尼混乱的局势,一方面导致大家很难团结起所有力量,另一方面也让这边的武装力量非常繁多,很难完全消灭,哪怕他失败之后,依然会有其他人顶上来。这种情况下,威慑敌人,才是最重要的。

    她还表示,自己看塞里斯的历史,也是这种感觉。两千年前,孔夫子的时代,塞里斯也是一样诸侯林立,政局混乱。后来,能够慢慢统一起来,靠的也不是长期拉锯战,而是随着军事进步,塞里斯人开始领悟了如何在会战中,大量消灭敌人兵力的方法。

    在她看来,这才是后来实现统一的关键,因为要消灭敌对诸侯,关键不在于杀死了多少人,而是摧毁他们的组织。从这方面看,集中歼灭敌人主力,摧毁他们的军事组织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把敌人击溃十次,感觉都不如歼灭一次效果好。

    然而,古罗马瓦解之后,就几乎没人会这招了。哪怕是伟大的查理曼,也只能依靠不断的屠杀和强制改宗,来迫使敌对部落加入自己,不但效率低,对社会的破坏大,也没法维持稳定。相反,看之前紫帐汗国突然吞并匈牙利的过程,就是依靠两次决战,几乎清空了反对派贵族的武装力量,和德意志诸侯派来的干涉军,一举完成了战略目标。

    这次战役,做了这么久的铺垫,就是为了获得一次最佳的消灭敌人的机会。而如果在渡口攻击,肯定会有一部分人跑掉。哪怕在他们全员过河、还没有回复秩序的时候进攻,也肯定会有大批敌人,在慌乱之下溃逃,借助城市、河流之间的通道跑路,到时候就不好收尾了。

    在考察一番之后,她认定,最好的战场,是在过了北部山脉之后,延伸到中部山脉的那条道路上。

    这条道路正好绕过中央的那一丛小山,形成一个弧形。路东边便是山脚,西边则是平地和森林。道路本身的状况还不错,因为莱茵地区到萨克森、乃至汉萨同盟几座大城市的商路,都有路过这边的,因此也可以供大军通行。

    道路所在的大环境,也不像当年罗马人被伏击的时候那么荒凉,就只有树林。这么多年来,周围的居民已经开垦了不少平地,路边还有几个靠给往来商旅提供服务而发展起来的小集镇。总而言之,看起来也是有一些人气的,不算太孤单、险要,不至于直接把西吉斯蒙德吓跑了。

    当然,为了让西吉斯蒙德那边乐意钻进来,她也和道衍和尚等人商量好,进行了佯动。在他们就位的同时,吴王和道衍所在的“主力”,也大张旗鼓地动了起来,开始向这边开拔。

    让娜估计,西吉斯蒙德会加快行军速度。因为营地里那些使节,肯定会把明军的规模告诉封君,也让西吉斯蒙德等人有所了解。现在,十字军在规模上,依然有很大优势,但从渡口到南部山脉,这一带地区,平原不算太多,而且要么是面积不大、土地泥泞的河畔小平地,要么是路边狭长的空地和当地人零零碎碎的农田。

    之前,击败吴王的几次战斗中,西吉斯蒙德的步兵表现一般,哪怕是对上同样由农民和贫穷佣兵组成的明军步兵,也因为士气和组织上的劣势,难以占到便宜。那几次的胜利,都是依靠集中使用骑士,抓住明军的破绽进行突击,才实现的。让娜公主留意到了这一点,并且相信西吉斯蒙德自己肯定也知道。

    因此,他大概率会希望避开这些地区,找一个更适合骑兵集群发挥威力的平原,进行决战。而如果这样规划,那么他最好的选择,其实是赶紧南下,通过条顿堡山脉和森林,来到山南的开阔地。

    西吉斯蒙德军队的速度虽然降低了不少,但让娜公主估计,在城市的帮助下,最多两天也是可以渡河的。之后,再过两三天时间,就可以穿过条顿堡森林地区,走出山口。给他留一个礼拜的时间,应该是完全够了的。

    因此,在道衍的协调下,吴王那边也按照这个时间表,进行准备和“表演”。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