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章 击溃十次不如歼灭一次 (第2/3页)
就认为,可以杀个回马枪,来到明登城旁边的渡口。
因为西吉斯蒙德的“十字军”,目前已经处于精疲力竭的状态了。明军一直派人和他们保持接触,发现就算有教会的赞助和沿途一些教区、领主的支持,他们的行动也越来越迟缓,而且士兵愈发不受控制。
来到萨克森地区之后,西吉斯蒙德原有的佣兵,已经跑掉了将近一半,全靠萨克森当地的贵族们,又给他补充了一批人马。就这么一边逃亡、一边补充,像一条漏水的船一样,维持军队的规模。
这一路行军,沿途的贵族,也有希望加入他的,因此西吉斯蒙德手里的精锐骑士,数量倒是增加了。但萨克森当地的形势十分混乱,大部分贵族都得防着对家,很难给他太多封臣进行支持。
这个地方早在日耳曼人大迁徙的时候,就是重要的出发地之一。后来查理曼来这里,也诏安了一大批部落贵族。加洛林王朝分裂之后,萨克森是能和东法兰克国王抗衡的四大部落公爵之一。因此,当地的贵族树大根深,有一大堆“老怪物”家族,根本不怕西吉斯蒙德这种外来户。
不过,这边的情况也十分混乱,各大家族谁也不服谁,天天打来打去。
之前,掌握公爵头衔的是阿斯坎尼家族,也就是“大熊”阿尔布雷希特的后代。西吉斯蒙德的父亲查理统治的时候,他们家主早逝,留下一个小孩,因此由母亲代为摄政。结果没摄政多久,这位“太后”改嫁给了丹麦国王,丢下了八岁的小公爵,跑去丹麦当王后去了。
摄政“太后”唐突跑路,导致宫廷里一片大乱。在查理的调停下,才恢复了秩序。因此,他们两家的关系还算可以,对方也乐意给西吉斯蒙德帮忙。
不过,这地方的贵族家族实在太多了,像那些韦尔夫、韦廷什么的,都不比西吉斯蒙德和他几个小弟的家系短。而且这地方光是内战导致的瓜分公国的行动,都进行过不止一回了。大家族的各个支系也天天内乱不止,绝大部分都指望不上,甚至还会明里暗里催促他,让他赶紧远离自己的领地——因为西吉斯蒙德就像个掉进泥潭刚爬出来的狗熊,走一路掉一路烂泥。他一路“掉落“的这些佣兵,已经给当地领主造成很大损失了。
所以,西吉斯蒙德自己,都在面临很大压力,被一路上这些地头蛇们无穷无尽的博弈,折腾得筋疲力竭。只能保持这个状态,希望赶紧赶上,结束战争拉倒。
这种状况,哪怕明军那边,也看得一清二楚。因此,一些军官才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打击他的最好时机。他现在的军队,纪律性和组织能力都严重下降,过河的时候,肯定会出现很大的乱子,速度是快不起来的,哪怕有桥也没用。这个时候,突袭他们,就可以达到半渡而击的效果,一锤定音了。
不过,让娜公主觉得,这样还不算最好的选择。
这里不是那种“野生”的渡口,旁边就是一座小城。虽然城里的行会说的很好听,但西吉斯蒙德的大军赶到,他们肯定会摇摆,乃至“暂时”加入对方。
渡河固然是个好机会,但这个道理太简单,位置太固定,因此对方肯定也知道。而且这边人太多,可用的出击阵地也比较开阔,不太好埋伏。
哪怕突破他们的警戒,击败敌人,包括西吉斯蒙德本人在内的敌军,也很可能会跑到明登城那边,借助城市进行抵抗。提前占领城市,肯定会有风声,等于告诉西吉斯蒙德有人在渡口堵他。而且,现在明军是轻装来的,还是避免攻城比较好。否则,到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因为现在,最大的考虑因素是,让娜公主希望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一举扭转战略态势。
虽然现在明军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但整体战略上,还是“神圣罗马帝国”在围攻和追击他们。而如果能够重创乃至全歼敌人主力,态势就会立刻发生变化。
她不指望能一战把敌人打服,因为哪怕西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