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章 康斯坦茨也刷新出红巾军了 (第3/3页)
。
然而,之前战败的贵族都说,南路军甚至不是吴王或者黑衣主教亲自率领,而是几个波西米亚人统帅的、由巴伐利亚、波西米亚和当地人组成的队伍。随着几支贵族的军队被击败,南路军的统帅托马什,派遣了不少附近地区出身的士兵,组成小队,在民间到处宣传。大量当地农民也纷纷被激励起来,主动拿起武器,响应南路军。一时间,到处都是打出“大明国王”、“吴国国王”之类旗帜的队伍,在到处活动。
其中一些农民军,只是在本乡本土活动;而那些比较精锐的人员,已经被南路军吸纳了进去。就算他们一直在进行挑选,甚至淘汰了不少很希望加入的人,也依然让南路军的规模,如同阿尔卑斯雪山崩塌一般,雪量越滚越大了。
康斯坦茨的一些教会人员,尤其是那些在之前的公教教会大分裂中,反而赚得盆满钵满的高级教士们,显然非常清楚自己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尤其是,这次的农民军与众不同。以往,德意志农民其实没少造反,但大部分起义者只能在当地活动,很难和其他领地的人提前联络,彼此勾连。
但这次,这支所谓南路军,从波西米亚跑到符腾堡,居然都能在当地补员,实在是让他们大开眼界了。以至于现在,只要哪里出现了打着“明王”旗号,扎着红色布条的当地人,主教们就惊慌不已,急着想要派兵镇压。康斯坦茨城一日数惊,气氛十分紧张。
在这种环境下,一些高级教士主动逃亡,乃至化妆成穷修士,仓促从小路离开了康斯坦茨。还有一些死硬者,不愿意逃走,便把剩下的钱财,都撒出去雇佣佣兵,打算和义军决一死战。
为了让动向更加逼真,托马什和亨利给城里写了封像模像样的劝降信,要求他们投降,交出武器,到营地这边来,接受大明的审判。教士们大为恼怒,为了稳定内部的人心,他们也写了封信,回复给南路军,怒斥他们是崇拜魔鬼、破坏教会的异端,必定要遭到天父的严惩。此外,他们还表示,说这次大公会议本来就是为了重塑教会权威,让所有教众都能重新感受到天父的光芒,接受教会的保护,所以肯定不能向暴动的农民投降,否则,还有什么必要来建立权威呢?
不过,托马什也接受过系统的神学教育。他立刻把这封信公之于众,还附带上了自己撰写的批判。最后,他特意讽刺说,教会要保护的教众,到底我们这些农民出身的人么?如果这“教众”里面没有我,那我为什么要听你们这个教会的,而不是找一个更理解天兄的仁慈博爱、做得更好的真正教会呢?
教士们对此极为愤怒,但这事儿确实没法掰开摆证据,把双方关心的重点讲清楚,否则,光是赎罪券的事情,就足够尴尬了。他们只好加大悬赏力度,试图用军事手段击败南路军,强行捂住这个话题。
而这时,亨利居然仗着自己是外地人,这边没人认识,带着一批可靠的老兵,大摇大摆地来到城边,说要接受雇佣,去攻打南路军。
这个时代的欧洲,雇佣兵五花八门,来路也是什么地方的都有。像他们这样鱼龙混杂,也是非常常见,基本上没人回去仔细追究的,更别提现在教士们正在病急乱投医了。结果,亨利这支“佣兵团”,居然真的揽到了生意,还接受了一笔半数的预付金——在当今佣兵市场上,堪称十分慷慨的数字了。
而拿了钱之后,他们就突然发难,在城外大闹了一番,然后卷走佣金跑路了……
这件事之后,连那些死硬派教士也不敢说什么了。而托马什和亨利,则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当地,在一众贵族的“注目礼护送”下,赶往了莱茵河畔。
到地方之后他们才知道,汉斯爵士居然犯了事。亨利是汉斯当时保举的,因此也受到了影响。不过,他这些功劳,也没法让人说什么,因此只能暂时搁置——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虽然对汉斯不爽,但也要听他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