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0.非得逞强 (第3/3页)
姜,姜片也要走了,蜂蜜也是有许多供给她的……
这些普普通通的乡野药材,因为地荒着,她甚至都不需要自己亲自去挖,出几十块钱,就有大把的老头老太太愿意去。
他们干不了老宋家的农活,一些轻省活儿也不一定每个都能轮到,但就这么挖挖蒲公英野菜之类的就能有收入,那多美呀!
一来二去,虽然仍有许多中药还是以前的品质,但这些加进去,探探药效之后再略作增减,对病号来说,感觉就又大不同了。
男的也就罢了。
男人这种生物是很神奇的,你跟他们说抽烟伤肺,喝酒伤肝,他们是绝不当回事的。
但若是什么东西能重振雄风,那真是比命都重要,千里迢迢也要来。
女人们就不一样了,甭看科技发达,有些痛经它就是治不了。
好些人去医院检查,这没有事那也正常,但就是痛啊。
来小郭这边一调理,严重的多喝几副药,要是轻微的,益母草红糖姜片,不同人不同搭配,尽管回去煮了喝吧!
既便宜,效果还好。
一来二去的,真让大家宣传出来了。
如今这每天十好几个人排着队就是铁证。
乌兰还琢磨着:“你说这诊所护士好招吗?”
宋檀想了想:“应该挺好招的。”
村里的教育和知识面是极其有限的。
许多女孩子们上学报考时,因为成绩原因,可能稀里糊涂就往护理这些专业报了。
因为在老一辈的思想中,学这个专业,出来总是饭碗不愁的嘛。
问题是,现在进正规医院,那真是千难万难啊,好多人学了这个,最后要么转行干别的,要么去药店去小诊所上班。
他们这虽然是乡下诊所,但正因为是乡下,可能十里八乡离得近,有些年轻人就喜欢留家里呢。
宋檀就说道:“妈,你不用操心了,凭小郭医生的口碑,只要跟病号们说一声想招个助手,十里八乡有的是人把消息传出去的。”
那些个来调理身体的大婶们,关系网可是四通八达呀!
乌兰嗔她一眼:“我能不知道招人好招吗?你有个远房表叔家的女儿,学的就是这个。结果进医院做护士要掏一二十万……他舍不得,孩子就去诊所上班了。”
乡下孩子,学这个的真挺多的。
但问题是:
“我怕有些人介绍过来的不成器,死缠烂打的,或者想偷学她的手艺的……扯来扯去的,不是麻烦吗?”
乡下地方没有城里监管那么严格,像这些简单的理疗手段,很多人不需要证就能自己在家干。
卫生环境和技术都无所谓。
可万一坏了口碑,人家非说是在这诊所里学的,那不是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膈应人吗?
这倒是真该考虑的,但——
“我燕平哥在那儿呢!”
宋檀笑了起来:人家敢不敢来上班还是两码事儿呢,更别提搞事儿了。
……
可不嘛!
柴师傅跟小周坐在那里,看着一群人等的唉声叹气,却还是敢怒不敢言,再瞅瞅院子里杵着的那尊门神……
真了不得!这乡下诊所保安都请的这么有架势!
再一回头,又听身边人悄悄议论:“你说这人看起来就了不得,怎么会在这诊所里看着呢?该不会是在外头犯事儿了吧?”
“嘶!别说!你还真别说!”
“是那种抓起来有奖金的吗?”
“我瞅着不像,你看他大摇大摆的……估计就是那种下狠手,人家不敢告的……”
大家嘀嘀咕咕,偷偷摸摸,原本还想冲屋子里问问什么时候轮到他们的,这会儿也不敢动了。
而张燕平拧眉刷着手机,心想这招的助理什么时候来啊?
一天天的让他在这院子里杵着,又不叫进去吓病人,老刷手机也不是个事儿!
都怪之前那个病号!
也不是头一回来了。他是长得吓人,但又不打人。疼就是疼,不疼就不疼,干嘛还非得逞强呢?
搞得自己现在想进去搭把手都不行。
女朋友这一天到晚的,可累坏了!
来啦来啦!本月表现真是棒啊!夸夸自已提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