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赌上一局天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赌上一局天听 (第2/3页)

“齐王。”朱瀚直视前方,眸中冷芒闪动。

    “我要让他知道,藏在东宫背后的,不止是太子朱标,还有王爷朱瀚。”

    三日后,京中忽传异闻。

    永定门外,开坛讲道,群贤云集。

    短短一日,便引得数百人围观听讲。

    更惊人者,是朱瀚竟亲临其讲所之中,站在树荫之下,听完一整场演讲。

    当讲毕之际,他甚至拍手而赞:“讲者心明志正,声可传国。”

    此语一出,满京皆惊。

    暮色沉沉,长街人影渐散,唯永定门外那处“朝策讲所”依旧灯火通明。

    讲坛之上,少年陈希文正据案而论,声如洪钟,引得堂下听者如云。

    朱瀚立于榕树之下,手执象牙骨折扇,神情静谧如潭水。

    风自西来,卷起他衣袍下摆,亦卷起了世人心思。

    “他真的听完了?”齐王府中,李璟低声问。

    “从头听到尾,一句不落。”幕僚答得干脆,“还亲口夸了陈希文。”

    李璟面色阴沉,指尖紧握折扇,轻咯一声,扇骨微断。

    “朱瀚何时这般喜欢多管闲事了?”

    无人敢答。

    当夜,王府书房中,沈镇将最后一页密报呈上。

    “齐王疑虑已起,不过……”他犹豫片刻,压低声音。

    “属下更在意的,是那陈希文。今日讲道之中,他三次暗指‘讲策之权当归太子’,言辞虽有修饰,却显然非一般讲士所敢言。”

    朱瀚淡淡应道:“他不是一般人。”

    “哦?”

    “他的父亲陈斐,原为前户部郎中,未入齐王党羽,三年前病卒,死前一言未留,却将所有书册尽数焚毁。”

    沈镇挑眉:“清理门户?”

    “或是留子避害。”朱瀚眼眸微凝,收拢折扇,“此子如今投东宫,未必全是为名。他心中定有更远打算。”

    “那……需不需除之?”

    朱瀚摇头:“不急。”

    他缓步走至窗前,望着远方灯火点点的永定门方向,低声道:“若他心有所图,便让他入局。”

    “但局是我们设的。”

    次日清晨,太子朱标早早召见陈希文。

    东宫偏殿内,朱标亲执茶盏递与陈希文:“陈学子之才,孤早有耳闻。昨夜之言,更令孤敬佩。”

    陈希文双手接盏,语气沉稳:“殿下过誉。小子不过有感而发,愿为东宫效绵薄之力。”

    朱标点头,状似无意道:“你曾拒齐王三次,为何今日却愿入东宫?”

    陈希文眼神一敛,旋即拱手躬身:“因朱王爷一言。”

    朱标一怔:“皇叔?”

    “是。”陈希文语气不缓不急。

    “王爷未言学术,未讲策略,只说——‘讲者若能以天下为念,当不以门户为界’。小子听罢,夜不能寐,遂至东宫求见。”

    朱标微露一笑,目中却透出深思:“他可真会挑人。”

    陈希文抬首:“东宫若容,陈希文愿以讲为刃,开策为矛,斩伪道,立真心。”

    朱标眼眸微亮,一拍案几:“好,孤要的就是你这番胆识!”

    他顿了顿,忽道:“但你可知,东宫讲道之人,日后未必只在书斋笔墨之上,亦须入世为政。”

    “愿闻其详。”

    朱标立身走至殿窗,指向外头朝阳微露的京城。

    “讲者讲天下,终要走入天下。若终日纸上谈兵,怎胜那齐王以利诱人?所以孤打算——”

    他目光灼灼:“设‘东宫策士行馆’,择十人,为太子行走四方,所讲之道,所策之策,不仅入书,更入人心。”

    陈希文一震:“愿为首名行者。”

    朱标转身,与他四目相对:“孤记下你了。”

    三日后,一道东宫令贴出,明言设“行馆”,择十人巡讲四方,传播太子治道主张。

    而首名行者,正是陈希文。

    京中哗然,士子心动如潮。

    更有意外者——朱瀚亲自送陈希文出城,一路至太清桥。

    桥头柳枝低垂,朱瀚立于石栏旁,望着陈希文背影,不语良久。

    “王爷。”陈希文回头一礼,“可还有教诲?”

    朱瀚略笑:“你本聪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