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南郡箕尾 (第2/3页)
座楼看着很破,仿佛随便哪个修士或者武夫一拳就能打塌,关键是没人敢,至少在这杂乱之地里没人敢,此现象已持续十数年。
但这座楼以前是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的。
那就是月满西楼。
是琅嬛境里曾经的月满西楼。
月满西楼的存在本来就是底层无背景的修士们抱团取暖的地方。
这在苦檀以及某些境很正常。
但琅嬛境的底层修士是相对少的。
所以月满西楼没有发展的很壮大。
也不像苦檀似的,一郡就有一座月满西楼。
整个琅嬛就只有这一座。
南郡的杂乱之地亦是整个琅嬛境唯一的江湖人们的落脚之地。
有月满西楼的管辖,虽是鱼龙混杂,实则很有规矩。
再加上镇守府衙也不会插手这个地方,所以月满西楼,或者说,箕尾坡上的人就是绝对的天。
倒不是说他们单体或整体有夸张的强大力量,而毕竟是扎根在此,且配合的默契十足,箕尾坡又占据有利位置,或符箓或别的什么手段在周边几乎布满。
除非所有人都合起伙来闹事,否则动摇不了他们分毫。
更何况,他们管辖着此地,很合理的分配利益,也没人有那个必要去闹事。
但陈重锦要找的盟友并不是他们。
因为前不久他刚得到消息,箕尾坡上的这些人被另一伙人给一锅端了。
在了解箕尾坡的情况后,陈重锦也颇为意外。
据说,另一伙人解决他们,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整个杂乱之地在极短的时间里被新的一伙人彻底掌控。
箕尾坡自然也被占据。
所以陈重锦难免对这伙人有些好奇。
便有特地的打探一番。
很凑巧的结识了其中一个人。
陈重锦算是高瞻远瞩的给了笼络的神都鳞卫一枚扳指,且活着的两个人,并没有将其丢失,因此陶惜不需要跑神都去,以扳指这个心声传递的法器联系就行。
所以陈重锦没有单刀赴会,而是等着陶惜忙完他交代的事,就一起去了箕尾坡。
箕尾坡的周围城镇其实是串起来的,因为相对离得没那么远,整个大范围的边缘也有人把守,几乎是成了势力。
至于为什么没有被镇守府衙或青玄署围剿,那自然是跟一开始的月满西楼有关。
箕尾坡的出名只在南郡,别的郡,以及神都,对这里是不了解的,甚至有的都没听过箕尾坡的名字,好比陈重锦也是躲在南郡之后才听说。
那这里面就必然藏着些腌臜事。
箕尾坡是很乱的,不能说所有人都犯了事,肯定是有一大部分并不清白。
但月满西楼是很合理存在的,虽是底层修士的抱团取暖之地,可也是在青玄署里记录在册的,在明面上,月满西楼确实是个宗门,只是与常规的不同。
隋境里类似宗门或实际的宗门很多,皆被各境的青玄署给管辖着,有纰漏或敷衍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似月满西楼这样的存在,青玄署是不那么在意的。
何况琅嬛里只有神都的总署,事务相当繁杂,因此多是镇守府衙在代管,也就是说,琅嬛的宗门,是青玄署以及神守阁在共同掌理。
硬要说的话,青玄署与镇守府皆有问题,但后者的问题反而更大一些。
毕竟南郡的郡守府,甚至离得箕尾坡最近的镇守府,是不可能不了解这里的情况,却是任由他们发展,怎么想也不会是清白的。
只是陈重锦暂时懒得管这些事,等他登基称帝的时候,再来管也不迟。
他现在需要箕尾坡的力量。
就不能以敌对的关系出现。
似乎是因为有人打了招呼,陈重锦与陶惜在往箕尾坡去的时候,虽然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但也只是盯着,并未有别的什么动作。
毕竟是装了很多年纨绔子弟的陈重锦,他很能隐藏自己的情绪。
陶惜却很明显对这些目光的注视有颇为厌恶的表现。
箕尾坡下,有放马的棚子,相对远一些,就近的有茶棚,三三两两也坐着些人。
他们的目光更为犀利。
陈重锦只是武夫,他觉察不出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