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 何以逍遥 (第2/3页)
。你和崔不际沆瀣一气,让你当上了堂主,你难道不会去巩固你的位置吗?你外出寻找林师弟,究竟是要找他回山呢还是要赶尽杀绝,这很难说呀。你和崔不际勾结一事,你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是害怕宇文师弟和林师弟出现指出你的罪状吗?”
此言一出,大堂内的窃窃私语声逐渐多了起来。辛伏清不禁恼火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要是真赶尽杀绝,你还能活到现在吗?你一直口口声声我和师父勾结,但我从试剑前到当上堂主后都很阴确的说过了,相信师父也跟你们讲过,要去领会每一招剑招的精义才能融会贯通、更有新的见解,如果光是练个把式又有什么用呢?你们不屑于去读《南华经》、《阴符经》这些有阴于剑理的书,又何谈对于剑法精义有何理解呢?”
盈虚剑法博大精深,其中的“盈”和“虚”的关系奥义无穷。战国时期的惠子的政冶哲学思想一直为后人流传,却很少有人知道惠施本也是剑道名家。其仙逝之后,庄子谓世再无他的知音和对手,在整理惠子的典籍同时包括了他所研习的剑法,发现惠子的剑法同他的思想出奇地合契。惠子喜欢讲“物方生方死”的一同异,同与不同,其皆为一。他的剑招同样如此,剑招中包含了大量的刚猛的实招和大量的合同一契却毫无作用可言的虚招,实招有用,虚招无用,但一并使出、浑然一体、无懈可击、无坚不摧。庄子将之命名为“盈虚剑法”,讲的便是虚则有度、盈则不满。但自庄子仙逝后,就再也没人能将该剑法修得圆满,最多初步虚实结合而挥发出剑气。更多的人都认为该剑法深不可测、难以修炼。由于剑法中实招的威力刚猛无比且易于修习,于是逍遥门对于盈虚剑法的修习到后来慢慢转变为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