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5章 盟主令的正确用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95章 盟主令的正确用法 (第1/3页)

    本来苏元还认为他宣布建立武阁后,这些江南来的武人们会有诸多反对声音。

    然而似乎是因为高玉川的惨败发生在前面,以至于当他宣布之后,场内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表达异议。

    当然,苏元明白,不表达异议并不代表同意。沉默的大多数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存在抗拒心理。

    为此他也特地进行了解释。

    “你们不用担心这是强制行为。武阁建立后,愿意将武功贡献出来的门派,会获得奖励。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只是‘门派’消失本身就是大势所趋……我想诸位在座的掌门长老们,应该都清楚,只靠血缘,真功夫是传不下去的。”

    众人听闻此话,都是默然。

    他们知道苏元说得是对的,如果一门武功,只传给血亲后人,那要不多久,甚至在三代之内,这份武功就会失传。

    原因很简单,就算你当爹的武功卓绝,也难以保证生的孩子就有学武的好根骨、悟性。说不定这孩子天生愚钝,你怎么教,他也学不会。

    或许是孩子并不笨,但是就是不爱学武。爱的是诗文、歌赋、绘画……对练武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下,强逼着孩子学,只会事倍功半。且很有可能造成悲剧。

    这种悲剧在江湖中发生过许多次,许多孩子被父辈逼迫学家传武功,最后有的不堪重负自杀身亡,有的庸庸碌碌混沌一生,还有的因为学艺不精被人打死。

    这些悲剧发生得多,门派模式才逐渐兴起。

    一些家传武功也开始传给收下的想要学武并且有天分的弟子,正因如此许多武功才能流传下来。

    但那是以前。

    东安国建立后,门派的消亡就在眼前。

    如果各门不将武功放入武阁,那失传也注定是板上钉钉的事。

    “我希望各位能摒弃门户之见,让自己的武学能够流传下去,这对后人来说也是一件幸事。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考虑,我言尽于此,希望各位好好想清楚。”

    苏元说完后便回去座位坐下,这时玉华门的弟子们已经将高玉川带走,他们不敢、也没办法再留在大会。

    只是走不走都没什么区别,玉华门的覆灭注定就会在大会结束后不久发生。

    各大门派中人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