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惧内的清流领袖 (第2/3页)
孔鹤臣的脑袋有些大,尴尬一笑道:“夫人说的是,为夫方才太生气,一时间也顾不得许多了......”
孙夫人这才淡淡点了点头,声音不怒不嗔,淡淡道:“那请示夫君,能不能让这些下人们先退下,咱们跟溪俨儿一起进书房,有什么事......在书房里,平心静气地说一说,谈一谈,可好?......”
她刻意地在平心静气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孔鹤臣闻言,连连点头,陪笑道:“夫人说的是,夫人想得周全......鹤臣也正有此意,正有此意!”
言罢,他抬头朝着一众下人沉声道:“行了,这里没你们什么事了,都退下,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喏——”那些仆人和丫鬟们顿时如蒙大赦,各自散去。
待众人散了,孙夫人这才淡淡朝一旁的贴身大丫鬟春惜道:“春惜啊,守在书房门口,哪个不开眼的想要偷听,交给你处置......”
说罢,孙夫人半眼不看孔鹤臣,迈步朝着书房之中走去。
孔鹤臣狠狠地瞪了孔溪俨一眼,不再管他,赶紧快步地跟在孙夫人身后,进了书房。
孔溪俨见状,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心中暗道侥幸,这才站起身来,也走进了书房之中。
随着三人依次进了书房,那大丫鬟春惜这才将书房的门关了,守在书房之外。
书房之内。
孙夫人坐在正座之上,手中拿起书案上的一本书,似随意地翻着。
孔鹤臣却没有座,只是一脸笑意地站在她的身旁,那感觉似乎这孔府的当家人是这位孙夫人,而堂堂的大鸿胪孔府家主孔鹤臣,在孙夫人的面前,好像一个贴身伺候的小厮一般。
但孔鹤臣脸上始终挂着笑意,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颇为的甘之若饴。
那孔溪俨站在两人面前,神情也饿变得轻松不少,有些漫不经心地朝窗外时不时地撇上一眼,看那架势,大体上是因为娘来了,有了主心骨而有恃无恐起来。
且说书房之中,谁都没有当先说话,那孙夫人随意地翻了几页书,这才似后知后觉地看向孔鹤臣,声音上扬道:“哎呦,这是怎么说的,夫君没坐,倒是妾身先坐了,还坐了这么久,实在是妾身的错,夫君这正座你来坐......”
她虽然这样说,却坐在那正座上坐得心安理得,丝毫没有起身让座的意思。
孔鹤臣赶紧摆摆手,呵呵笑道:“夫人.....夫人安坐,安坐......本来就应该你坐这里,为夫站着陪着夫人便好,便好啊......呵呵呵。”
那孙夫人这才淡淡一笑,转头睨了那孔溪俨一眼,假嗔道:“俨儿啊,怎么越大越没了规矩呢?没看到你父亲还站着么?还不去搬把椅子请你父亲坐了?这要是让外人看见了,岂不要耻笑咱们孔府一点规矩都不懂么?......”
孔鹤臣和孔溪俨自然心如明镜,孙夫人这句话,明着是在斥责孔溪俨,实则还是在表达对方才孔鹤臣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教训孔溪俨的不满。
只是两人看破不说破,孔鹤臣依旧是满脸笑意,看不出什么变化,那孔溪俨也权当不知,从一旁搬了把椅子放到孔鹤臣的近前,低声道:“父亲......请坐!”
孔鹤臣这才哼了一声,一甩衣袖,坐了下来。
孔鹤臣方坐下,孙夫人这才慢条斯理地地说道:“行了,说说吧......到底出什么事情了?......”
孔鹤臣闻言,赶紧笑着点头,刚想说话,孙夫人却一摇头道:“夫君刚才动了气,定然是累了,就不用开口了,溪俨啊,你自己说......”
孔溪俨闻言,用舌头润了润嘴唇,这才将今日聚贤楼之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却是天生的一副好口才,整件事情,被他说得声情并茂,仿佛就在眼前发生一般。
不过,他自然是拿着不是当理说,极尽添油加醋,搬弄是非,将不是全部赖在了苏凌和欧阳昭明的身上,把自己说成了天下第一委屈之人。
孔鹤臣越听心中越来气,刚想出口斥责,忽地想到正坐上坐着自己的夫人,这才暗气暗憋,表面上还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也真够难为他了。
孙夫人没有说话,直到听完孔溪俨的讲述,这才朝着一旁一瞥,果真发现一旁有一个大麻袋,里面装着一个形同乞丐的落魄书生。
她站起身来,朝着那欧阳昭明走去,用脚轻轻的踢了踢那麻袋,这才有些不屑地哼了一声道:“这人便是那贱籍之人欧阳昭明么?......”
孔鹤臣赶紧点头道:“不错......正是他!......”
孙夫人这才又转头回去坐了,沉吟片刻,忽地朗声道:“鹤臣啊,你觉得溪俨做错了么?......”
孔鹤臣闻言,先是有些诧异,随即道:“夫人啊,这欧阳昭明已然是贱籍之人了,他对咱们构不成任何的威胁,根本不值得在他身上动什么心思,如今搬石砸脚,惊动了苏凌,到最后人家全身而退,留了这个无关紧要的人,咱们如何处置呢?......所以,溪俨他不就是错了么?”
刚说到这里,那孙夫人却冷笑了一声,盯着孔鹤臣道:“夫君是上了些年岁,有些怕事了吧,莫说就是这样一个贱民,便是一个平民,要了他的性命,也不过一句话的事,就因为溪俨抓了一个卑贱的贱民回来,你就对他喊打喊杀的?区区贱民,有什么大不了的,捏死他比捏死一只蚂蚁都容易......怎么,你还打算让咱们家溪俨给这个贱民抵命不成?......”
“我......”孔鹤臣闻言,顿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