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回 恶有恶报 (第2/3页)
罢这话,那书生险些哭了出来,其中一个哀求道:“爷爷,我们二人与爷爷从未相识,更无仇怨,爷爷何必要难为我们呐?”
公冶和老眼一抬,看向说话这人,道:“我只问你话,照实说便是,哪里来的这些个废话。”
另一人忙不迭点头道:“爷爷莫要动怒,我们两个不过是借着酒意发发牢骚罢了,不知哪一句让爷爷听了去,竟让您老如此上心?”
公冶和捋了捋胡须,只问道:“究竟是何人,杀人不偿命?”
那求生闻言,忙道:“原是此事,还请爷爷稍坐,容晚生细细道来。”
这书生说话实在噜苏,两壶酒下了肚,公冶和这才听得这书生讲罢了前因后果。
不过反过来琢磨,这书生倒也算个实在人,说细细道来,果然是细细道来。
原来这两个书生方才谈论的事,正是头两日潼关城内所发生的。
这城中有一户后迁来的人家,家主姓蔡,有一独子,才至舞勺之年。
莫看其年少,这身长却也相近六尺,身形魁梧,也算是有把子力气。
据闻此子极好女色,常常背着家中长辈去那青楼闲逛,寻欢作乐。
不仅如此,看那邻里有些长得水灵俊俏的妇人、女子,此子也仗着人高马大,做出些无耻下流的勾当。
一时间让周围的几户人家皆是人心惶惶。
也有人曾想着报官,可转过念来想,这女子失节,日后又如何抬得起头来?
再者说来,说一个还不及束发之年的小儿能做出如此腌臜下流之举,也着实教人难以置信。
故而每当有女子遇上此事,终究是忍气吞声。
久而久之,竟是无意之间助长了此子的嚣张气焰。
这蔡家府邸也是三进的宅子,与之相邻的巷子里,有一户老实人家,家中虽称不上有多殷实,但每日劳作,也不愁花销。
这家人有个女儿,如今也才幼学之龄,生得是肤白貌美,性子也好,实在是个乖巧懂事,惹人喜爱的丫头。
两户人家所隔不远,算得上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也正因如此,这蔡家的公子便惦记上这家的姑娘了。
蔡家的公子不就是不学无术,满脑子全是腌臜勾当,每日瞧得如此水灵的小姑娘,使得他心痒难耐,终在几日前,趁着姑娘出来是,骗至家中,意欲做下那禽兽之事。
只不过这姑娘拼死反抗,蔡家公子不禁恼羞成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