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攀龙附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章:攀龙附凤 (第2/3页)

下,听闻这位李帮主,将就任我大理的三军总教头?”

    段正明看他,道:“正是,不知郭羽你有何见教?”

    郭羽站了起身,离桌行至中央,直截了当指着李小天,道:

    “要郭某说,我大理三军总教头之位,无论如何也不能交于这位李帮主。”

    这郭羽其人,完全没在《天龙八部》中出现过。但李小天那混迹孙吧多年的嘴,也是不许有人在口舌之辩上胜自己一头的,眼下丝毫不惧,微笑道:

    “在下敢问为何么?”

    郭羽狂言道:“自我太祖神圣文武帝立国以来,至今一百五十余载。我大理历代皇帝,都向大宋忍让恭顺、俯首称臣。昔日里大宋兵强马壮,我大理择明主而侍,毫无怨言。可如今大宋强敌环伺,北有大辽、西夏。南有吐蕃、大理。现辽国强盛、而宋疲软,如若不然,也不至此时都不发兵讨辽,将那失地收回!当下应当是联辽抗宋!免得在大辽南下攻宋之际,受其连累!”

    他这番高谈阔论,众人议论纷纷。有暗自摇头的,也有两眼放光的。李小天瞧他身后正襟危坐的保定帝,见他不怒不笑、反向自己投来个值得玩味的眼神。

    李小天有了这份底气,清清嗓子,开始发挥起自己功底来。道:

    “郭兄之语,半点不假。”

    郭羽没想到他会赞同自己,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接招,吞吞吐吐地道:“既然自觉有理,就不该在此多待,一个宋人,怎能任我大理三军总教头?若传扬出去,我大理国名声何在?”

    李小天不慌不忙,道:“郭兄多读诗书,当个文人墨客尚且足矣,若谈国事,就...”他说到这儿,轻轻摇手。

    说话说一半4000+,这是现代人通晓的道理,几近常识。可郭羽一个古代人,如何懂得这许多话术?当下中了这计,一张脸气得涨红,喝道:“李帮主牙尖嘴利,郭某佩服得紧。可郭某再何等不肖,此刻仍居这文官一职,莫非李帮主眼界开阔,自认为文武双全。你这大宋的帮主,对这大理的文官位子,也是手到擒来?”

    李小天微微一笑,道:“我一介武人,不擅口舌之辩。只道书生误国,眼界短浅,不知实干。所行所做俱为利来利往,所言所思均是门户之见,止增笑耳。”

    郭羽那张脸胀成酱紫色,道:“李帮主言语里将郭某贬得一文不值,依在下看法,李帮主是大宋英雄,郭某一异国儒生而已。别提教头了,就是郭某这文官位子,也该让出才是!”

    他言语里处处提到大理大宋两国之间的差异,目的就是想在这朝堂之上激怒李小天,让他说出些狂词来,再治他几条罪名。谁知李小天是久经沙场的孙吧黄牌,根本不吃这套,只是摇手笑道:

    “不敢不敢,大理国上下,能人无数。我才学粗鄙,如何能居之?只是郭兄满口空谈,着眼于一时强弱胜负,不知唇亡齿寒、兔死狗烹的道理,教我实在痛心。”

    辩论至此已有了转机,李小天话中有理,既说了郭羽的不是,又维护了大理的面子。事先反对郭羽的大臣这时更加赞赏李小天,就连此前站在郭羽这边号召联辽灭宋的大臣也都面色凝固,段正明居中间位,表情微妙起来。

    郭羽见情势对自己不利,抢白道:“依在下之间,契丹未必就矮宋一头,宋也未必高契丹多少。所谓唇亡齿寒、兔死狗烹,不过是李帮主危言耸听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