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淳风的推荐(今天一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淳风的推荐(今天一更) (第2/3页)

衰弱便是理所当然的事。

    说到底,战争是要消耗物资的,哪怕是大国打小国也是需要支付人口与物资的。

    站在资本家的层面,尤其是军工复合体之类的资本家层面,越是战争,自己赚钱越多。

    但站在国家层面,战争就是在消耗国家底蕴。

    一名能参与战争的战士,从出生到能够持枪到战争,就算是以唐代为标准,至少也要到达十六岁。

    但花费了十六年才算劳动力的人,在战场上只一个瞬间就没了,而且是永久的消失了,这对国家来说难道不心痛。

    毕竟一个人如果好好干活的话,能够给国家创造多少的价值,这不比战争要好!

    所以,除非是关乎到国家或者本民族安危的战争,需要不计代价的打下去,否则绝大多数持久的战争打下去,除了国家中极少数人能够获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好事。

    但李泰在幽州的布局,以及一个个相应制度的颁布,甚至利用自己的信誉介入其中替代资本进行周转,都是为了把战争带来的危机向后延长,让自己以后能再处理这事。

    至于在处理过程中,顺手造成幽州繁荣,实际上对李泰来说,真的是一文不值。

    只不过是借助了事先布局,以及大运河和长安洛阳驰道,仿佛血管似的吸取大唐的营养。

    大唐兴盛所以幽州繁荣,但时间久了,别人不知道,但坐镇中央的房玄龄就会马上发现,整个大唐其他的州县开始走下坡路,但唯有幽州会显得格外的繁荣。

    战争到底是不能够创造财富的,单纯上层的分配也是不可能创造财富的。

    这种以一国之力,发展一州之地的事,只不过是李泰为了能够让讨伐高句丽更顺利,而顺手为之而已。

    这里面的道理绝大多数大唐官员不懂,甚至就算杜如晦看着李泰的操作,都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当然,如果房玄龄在的话,他通过模拟李泰的大脑应该能够看懂的。

    所以,李德謇自然不会懂得这个,对他来说,幽州发展得更好了,难道不是好事吗!

    自己想从幽州这里获取补给资源也更容易的多,自然而然李德謇找上了老熟人李淳风。

    自从岑文本在幽州劳心劳力吐了几十两血,不过运气不错,因为李泰当初推行每年看一次医者,再加上孙思邈曾经给他开过药,虽然积劳成疾,但至少不至于像是历史上直接暴毙。

    所以这段时间岑文本算从一线退居二线,也就大方向管一管,但具体项目到底交给李淳风了,而李淳风因为原本就是幽州长史,处理事情来也是得心应手。

    现在李德謇找了上来,李淳风自然非常默契的给李德謇进行安排。

    李德謇也没客气,跟李淳风透露了苏烈的在冬天发动反击的计划。

    因为很多冬天物资都需要李淳风出手去准备,自己想要隐瞒也隐瞒不下来的。

    而实际上古代奸细也很少像是现代奸细这般猖獗,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就算拿到了什么信息也送不出去啊。

    就算飞鸽传书这种东西,需要养一群鸽子,最后能到达目的有一头,都算老天保佑了。

    没有办法,鸽子这种东西在天空飞着飞着然后就被老鹰叼走了,甚至有猎人闲着无聊说不定就给射死了,又或者鸽子训练不够,飞着飞着发情期到了,不送信了……

    这些一系列的事情都是有非常大概率发生的,如果奸细只放飞一只鸽子倒是好说,遮掩遮掩也就是了,但要是放飞一群鸽子,你当一个城池的人都眼瞎吗!

    更不要说,现在鸽子想从大唐飞到高句丽,那是需要跨越渤海的啊,什么鸽子有这能力。

    总而言之,奸细这种东西,在古代真正盛行的就两种,一种是死间,比如说一个叫做郭修的,投降蜀汉找到机会刺杀了费祎。

    另外一种是在对方朝廷里面直接选择自己的利益的代表人,其中最典型的叫做秦桧。

    他就是金国为了确保南宋不会有什么不利自己的政策,而放在明面上的金国利益代表,当然更让人觉得恶心的是,赵狗居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