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近藤局长,要不要随我一起脱离新选组?”【560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章 “近藤局长,要不要随我一起脱离新选组?”【5600】 (第2/3页)

炮的炮兵队,那还能叫炮兵队吗?等十一番队从高台前经过时,干脆来一轮齐射吧!将远方的靶场炸成一片火海!”

    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能在阅兵式上发炮,那绝对会很震撼,说不定能在未来的史书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但这一回儿,青登没有采纳其意见。

    首先,会有许多名贵公卿前来观礼。

    这些名贵公卿的身子一个比一个虚弱,稍微走快两步都会喘个不停。

    即使是在公家中算是健康的和宫,也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在这么近的距离下发炮,那骇人的动静搞不好会吓死许多公卿。

    其次,赶来看热闹的观众绝不会少。

    震天响的炮声说不定会遭致观众的恐慌,进而引发“踩踏事件”。

    此等规模的人潮之下,若是出现踩踏,那可不是闹着玩了。

    因此,尽管青登也挺想来个“百炮齐发”以过过瘾,但他还是忍痛拒绝了土方岁三的提议。

    既然没法开炮,那干脆就用“数量”和“规模”来彰显炮兵队的强势!

    于是乎,青登特地向十一番队传令:把能拉来的大炮,统统拉来!

    如此,便有了两百多门大炮齐聚于此的这副奇景。

    这一眼望不到头的炮队,令人毫不怀疑:当这些大炮发出怒吼时,连大地都会颤抖!

    最后登场的两支部队,便是新设不久的十二番队、十三番队。

    这两支部队皆采用“老带新”的方式,即从六、八抽调老兵以搭起这两支新部队的架子,再填补进足量的新兵,充实“血肉”,老兵与新兵的比例大致为1比2。

    如此,在老兵的手把手的带领下,这两支部队能以最快速度形成战斗力。

    珠玉在前,使得十二、十三番队的登场显得逊色不少。

    但是,新选组的火器规模,还是使现场的一众看客大感震撼。

    算上炮兵队在内,前后共有4支番队是全火器化的,总兵力占了新选组的一半以上……如此惊人的“火器化率”,即使比起老早就在军队里推广火器的萨摩藩、肥前藩,也毫不逊色!

    前后不过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护京十三队”……啊、不,新选组的十三支番队无一遗漏地从高台前经过,每一支部队的表现都堪称不俗!

    阵型齐整,行动划一,意气风发!

    令人难以想象,今日这场阅兵是临时安排的,并且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仓促完成的。

    而这,便要归功于新选组的无比严格的纪律,以及那从不松懈的日常训练。

    自组建新选组以来,青登就一直强调纪律。

    为了训练队士们的纪律性、服从性,所有新人都得从拔军姿、齐步走开始练起。

    这些训练内容看似没什么用处,实质上却是一支军队的纪律性的绝佳体现。

    将士们耷着双肩,挺直腰杆,走起路来像散步,全无神气……实在很难想象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惊人的战斗力。

    平时吊儿郎当,一到关键时候就非常可靠——如此场景只会出现在个人身上,绝不会落实在一整个集体。

    新选组的队士们来自各个地域、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口音与不同的思想,光靠可观的军饷与丰盛的伙食,是无法将他们拧成一股绳的,唯有施以极严格的纪律方可约束他们、管控他们。

    否则,只要有哪怕一丝懈怠,整支军队的战斗力都会塌方式的滑落!

    所以,青登从不放松新选组内部的纪律建设。

    除非是在战时,否则新选组的各支番队每天都要保持着极高的训练强度。

    正因如此,才不会在紧要场合里掉链子。

    诚然,新选组在今日这场阅兵式上的表现,远远不能跟青登前世所熟识的那支伟大军队相提并论,但在这个时代的日本,绝对算是军容整肃的劲旅了。

    至少足以使今日的看客们惊耳骇目!

    看见那举在胸前的一柄柄打刀、闪烁寒光的一挺挺火枪;听见那炮轮转动的声响、隆隆作响的足音……直至这一刻,“斩人集团”、“幕府的最强军队”、“战无不胜”等概念才终于在现场的一众看客的大脑里形成实感!

    这一刻,台上台下的无数人被震惊得双目圆睁,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一刻,台上台下的无数人不住地心想:即使整个西国一起攻来,新选组也不会输!

    某公卿激动地在这天的日记里写下“即使是三百年前的威震天下的织田军,也无法跟今日的新选组相比!”的评语——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忽然,不知是谁起的头,现场陡然响起一声高过一声的“‘仁王’万岁!”、“新选组万岁!”。

    尊仰青登、崇拜青登的士民们,近乎狂热地喊出青登的名号。

    对于眼下的激烈场景,青登早已习惯,神情平静,只是挂起淡淡的、若隐若现的笑意……

    ……

    ……

    身为新选组的高层之一,近藤勇也享有“坐在高台上观礼”的特权,他就坐在青登的身旁。

    此时此刻,近藤勇面无表情地注视台下。

    此起彼伏的“‘仁王’万岁”与“新选组万岁”,填塞他的耳道,使他听不见其余声响。

    如果是在从前,看见有这么人支持青登、声援青登,他只会打从心底里感到振奋,并由衷地觉得与有荣焉。

    可现在……他依然会为青登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

    但是……不知怎的,今日今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在他胸腔中乱撞。

    他机械地转动视线,扫过台下的狂热人群,随即倏地定住目光,笔直地、眼皮眨也不眨地紧盯着坐在其侧前方的青登。

    这一刹间,他蓦地回想起汉高祖刘邦看见秦始皇嬴政出巡时的盛况后所做出的那番感慨——

    大丈夫,当如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