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全新的新选组,军势破万!“西国同盟”成立!【6100】 (第2/3页)
确系历史的一抹重要底色。
在经过足足两个月的“蓄力”后,最先发出巨大动静的阵营,赫然正是青登领导的“北朝”——新选组的“第二次大征兵”,圆满结束!
为了补充因“长州征伐”、“第二次关原合战”等一系列战事所造成的战损,也为了进一步扩大兵力以震慑、迎击西国诸藩,青登在北抵奥羽,南达京畿的广大地域展开大规模征兵,即“第二次大征兵”。
火枪队、火炮队与骑兵队被划为本次征兵的重点,计划添入四千新兵,使新选组的总兵力从六千扩充至一万。
“一万”这个数字是青登精心研究过的。
若是超过这个数字,那新兵就过多了,没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可观的战斗力。
若是少于这个数字,则兵力太少,不足以抗衡西国。
如今终究不是刀剑的时代,新选组的专精于近战的剑士已经够多了,没有再扩充的必要。
于是乎,负责近战的一、二、三、四、五番队,仅仅只是补充先前的战损,并未展开进一步的扩编。
新增的四千兵力基本都分配进火枪队、火炮、骑兵、负责传令与谍报活动的九番队,以及都察局、总务司等后勤部门。
鉴于火枪队的兵力规模已膨胀至一个惊人的数字,青登又新设了两支崭新的火枪部队:十二番队与十三番队!
随着新部队的建立,青登对新选组的人事编制展开大刀阔斧的调整。
原六番队副队长相马主计调任为十二番队队长。
原八番队副队长吉村贯一郎调任为十三番队队长。
原三番队三席大石锹次郎调任为八番队副队长。
此外,提拔浅野薰、川村隼人等潜力十足的新人,命他们分别担任新部队的副队长。
现如今,新选组的组织架构如下——
【都察局】(宪兵队)
局长:近藤勇。
局长助勤:武田观柳斋。
目付500人。
【总务司】(主理行政工作)
总长:山南敬助。
总长助勤:伊东甲子太郎。
支配200人。
【财务室】(主理财务工作)
室长:艾洛蒂·昂古莱姆。
室长助勤:河合耆三郎。
勘定120人。
【精炼寮】(主理武器锻造与修理)
精炼头:北原春太郎。
铁匠250人。
【普请处】(主理野战工程、土木作业)
普清头:东云夏次郎。
手传150人。
【医疗方】(主理医疗事务)
医疗头:南条秋三郎。
医护人员100人。
中央机关与后勤部门,合计1320人。
接着是战斗部队,即拔刀队——
副长:土方岁三。
副长助勤:尾形俊太郎。
【一番队】(精锐步兵队):
队长:橘司(冲田总司)。
副队长:岛田魁。
兵力300。
【二番队】(精锐步兵队):
队长:永仓新八。
副队长:中岛登。
兵力250。
【三番队】(精锐步兵队):
队长:斋藤一。
副队长:中泽贞祇。
兵力250。
【四番队】(步兵队):
队长:芹泽鸭。
副队长:谷三十郎。
兵力550。
【五番队】(步兵队):
队长:新见锦
副队长:谷万太郎。
兵力450。
【六番队】(火枪队):
队长:井上源三郎。
副队长:安藤早太郎。
兵力1150。
【七番队】(骑兵队):
队长:橘佐那子(千叶佐那子)。
副队长:中泽琴。
兵力600。
【八番队】(火枪队):
队长:藤堂平助。
副队长:大石锹次郎。
兵力1150。
【九番队】(忍者队):
队长:橘舞(木下舞)。
副队长:山崎烝。
兵力400。
【十番队】(骑兵队):
队长:原田左之助。
副队长:松原忠司。
兵力600。
【十一番队】(炮兵队):
队长:阿部十郎。
副队长:野村利三郎。
兵力680。
【十二番队】(火枪队):
队长:相马主计。
副队长:浅野薰
兵力1150
【十三番队】(火枪队):
队长:吉村贯一郎。
副队长:川村隼人
兵力1150
精锐步兵800,普通步兵1000,火枪手4600,骑兵1200,忍者400,炮兵680,合计8680战兵。
战斗员8680,中央机关及后勤人员1320,总兵力10000!
毫无疑问,在诸藩军备普遍废弛的当下,这已是一股足以决定天下归属的强大军势!
有意思的是,因为新选组的兵力规模扩充至十三支番队,所以最近市井间有不少人戏称新选组为“护京十三队”,即保卫京畿的十三支部队。
此前之所以没有这样的绰号,便是因为跟“十三队”相比,“十队”少一个音节,而“十一队”又多一个音节,显得格外拗口。
虽然这名号有调侃的成分,但其具体内涵无疑是偏褒义的,总比“壬生狼”这种蔑称要好得多。
对于这种有利于新选组的组织形象的传闻,青登素来是乐见其成。
青登一直很注重舆论的力量,深谙“喜事大报,丧事不报”的准则。
于是乎……舆论机器,开动!
还是老样子,瓦版小报像雪片一样派发;潜伏在市井间的九番队队士四处散布消息。
如此,“新选组扩编成功,军力破万”的消息如风一般传遍天下。
新选组乃“北朝”的最核心的军事力量。
此佳音的广为传播,自然是大大提振“北朝”的民心、军心。
就在几天前,有人向青登提议:新选组的总兵力业已超过万人,不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不像是“组”,不妨改个名字,改为“新选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