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0 刘宇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30 刘宇亮 (第2/3页)

 说起这个刘宇亮,在历史上也是个名人。

    他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选庶吉士,崇祯十一年六月,孔贞运罢归,刘宇亮代为内阁首辅。

    不过这种人物方正记不住,他只知道许显纯让自己,将这个现任的礼部侍郎捉拿归案。

    刘宇亮父亲刘延岑,是个举人,曾担任湖广嘉鱼县教谕、南京宣城县教谕、云南归化县县令。

    他哥哥刘宇烈现任山东总督,加兵部侍郎,属于正二品的地方大官。

    这样一个根基深厚的大官,为什么要抓他呢?

    京师西,刘府。

    刘宇亮是礼部侍郎,从二品的大官。

    锦衣卫自然不敢怠慢,100个力士将刘府围的水泄不通。

    方正、卢剑星、沈炼三人站在刘府门口,以手抚刀。

    “大哥,这刘宇亮在家吗?”

    刘府的规模很大,是个五进的四合院,与刘宇亮的身份相符。

    但是要说刘宇亮凭着自己的俸禄,想要在京师有一套这样的宅院,除非他从秦始皇手下开始干。

    卢剑星对方正说道:“老三,我早就让殷澄来盯过梢,刘宇亮今天休沐在家。”

    缉拿这样的朝廷大员,一定是天启亲自下旨,否则就算是锦衣卫,也不敢动他。

    这刘宇亮虽然官大,但是平时为人洒脱好奇,家里的钱财不缺,应该不会因为贪污入罪。

    为官有几大忌,一是思想犯错误,二是身体犯错误,三是手下人犯错误。

    卢剑星继续道:“刘宇亮没什么才能,不过他这个人喜欢沽名钓誉,我估计他或许是因为失言获罪。”

    都说祸从口出,其实古今中外都一样。

    有一些文官,平时喜欢谈古论今,批评时政,言多必失,谁知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而御史台的人,更是可以风闻奏事。

    大明朝因言获罪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魏忠贤上台后,背地里骂魏阉的人不在少数。

    曾经有四个人喝酒,一人喝醉了谩骂魏忠贤,其他三个人被吓得不敢说话。酒还没喝完,四个人就被东厂番子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