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4章商部之争,百官之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64章商部之争,百官之论 (第2/3页)

商业之间的权衡,这是在生产力到达一定程度之前的必然。生产力上不去的话,不是说商业不重要,可商业就是没办法与农业的重要性相比。

    各行各业比例的变更,那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的,不是统治者觉得谁重要就真的是谁更重要。

    蓝星古代之中,以商鞅为首的众多名传千古的重臣,都提出甚至是支持重农抑商的举措,难道这些名传奇千古的名人一个都看不到商业的好处吗?

    他们不是看不到!只不过,那是时代的必然。

    商业确实能够提供更多的赋税,但如果在影响农业的情况之下,没粮食吃,那是真的会要命的!

    而在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商业就是会影响到农业。

    异世天启之中,依旧是如此。就算没有打压商业,但是,商业却依旧不能和农业相比。

    虽然有四大皇商,可是,四大皇商是世家阶层,那可不是商人阶层。除了四大皇商之外,其他的商人,那够指望有那样的地位?

    在场的官员,不仅怕出现一个新的部门影响朝堂的权力平衡,毕竟,和六部齐平的部门可不是什么小部门。

    同时,就是他们更担心的是商部的出现,会影响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平衡。

    “赵卿可知,去岁燕北的边税,比前苍年间少了六成?”

    王羽示意司礼监掌印太监捧出黄绫账册,“然而,边关的商队流动,却翻了三倍不止。”

    相对于四河之力,燕北确实贫瘠,但是,燕北边关的商税,却是燕北财政的一大部分来源。

    而乱世之中,战乱不仅没有让这些常年往来中原和草原的商人望而却步,反而还更加刺激到了他们。

    正是因为在乱世,他们才更有的赚。

    曾经的大苍朝廷以及燕北这些底蕴厚的,有他们自己的养马场,形成了自己的马政,可是,以步兵为主的镇东和镇南,可没有自己的养马场。

    更加不要说,压根儿就没什么底蕴的大炎了。

    故而,能够从北狄将战马卖到这些地方,依旧是一件天价的买卖。

    除了战马之外,还有少许的耕牛。

    耕牛这种东西,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之中,放在哪里那都是需要的。

    连王羽从小到大都没吃过几回牛肉,就可见一斑了。

    而这些年,北狄各势力在那场雪灾风波可还没有恢复过来,粮草等各类物资,如果能够迈过去的话,那同样可以炒成天价。

    故而,在这种天价的利益之下,如何能够阻止得了来往两地的那些商人?

    商人流动量变大了,但是,交的税却变少了,这中间当然是有问题的。

    毕竟,同样是交税,你赚了十两银子,只交个两三两,可是,到了那些商人,他们很可能就是赚了10万两银子,但却需要交两三万两。

    虽然表面上的比例相差不多,那最后交的时候,带来的感受能一样吗?

    更不要说,交两三万商税的都不算什么大商人。那些豪商,一年交几十万两都是有可能的。

    再往上的四大皇商,每年要交的税,那更加是一个天文数字。

    四大皇商,他们不说完全没有逃税行为,但是,至少只是家族之中少部分人的行为。绝大部分,他们家族特有的生存之道,都不会去做这些事情。

    到了他们这种程度,很多东西比那些税更加重要。对于他们来说,有更加合理的手段来办成这样的事情。

    毕竟,他们本质上并不是商人阶层,而是世家阶层,而且还是最大的世家阶层。

    因此,四大皇商之中的大部分人不逃税,不代表他们什么都不干。

    朝廷要是给他们四大皇商特有政策的话,他们自然能够合理合法的少交税了。而他们,偏偏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但不管是其他商人,想尽各种办法逃税,又或者四大皇商利用朝廷给他们政策优势,都是王羽要解决的问题。

    钱,朝廷什么时候都是会缺的。税,这就是朝廷的命根子。

    “陛下,这是燕北铁器作坊的账目。”

    罗网副指挥使陈萍萍,从袖中掏出了一卷泛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