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千八百三十二章 凌霄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千八百三十二章 凌霄楼 (第2/3页)

那该怎么办才能既保住古城的韵味,同时还能靠吸引游客致富呢?”李老三问道。

    “我想不到任何办法。”周至摇头:“这本身就是一对天然的矛盾,只能二选一,或者在不同阶段有所偏重,绝对做不到既要又要。”

    说完又是一笑,将相机举起来:“我想这是唯一的办法了,将现在的古城留在镜头里,只可惜来晚了,要是在大街没有改造成水泥马路之前,能够把条石马路拍下来就更好了。一会儿你们大家多摆摆姿势,说不定再过二十年,研究会理老城不可或缺的图像资料里,就有你们的身影呢!”

    路过小广场后,大家便走上了通向钟鼓楼的笔直大道。

    “其实我们也不能怪现代气息侵染古城,大家看对面那座钟鼓楼,够古色古香了吧?其实这种建在十字大街上四面穿透的城台之上的建筑的形式,以前的古建筑样式里边是没有的,至少在宋代《营造法式》所记录的古代城池宫阙的修造样式当中,是没有过的。”

    “这种建造方式只会是清代以后才有的样式,以前的钟鼓楼要不单修在城池东西两面,要不直接将东西关楼用作钟鼓楼来用,这种中央卷洞式设计,其实是明末清初后才开始出现的样式。”

    “中国的古典建筑历来讲究风水。清朝以前原本没有这钟鼓楼,为了弥补传统建筑文化上的‘中轴空虚’,才开始在城中心的十字大街专门修建这样一栋豪华建筑,形成了以钟鼓楼为中心的四面对称格局。”周至说道:“所以古人其实也在不断地吸纳创造新思想,新方法,当年这栋大楼刚刚落成的时候,在古典卫道士们的眼中,可能就和我们现在看到街边的现代商业气息那样,感觉是‘不古’了。”

    这段道路其实也并不长,大家走走停停,一边拍照一边游览,与后世遍地打卡者不同的是想会理这样的古城,现在还很少有外来游客专程过来游玩,因此周至这一行人的做派还反倒让本地居民觉得好奇,不知道为什么古城每日见惯的样子为啥会让这些人如此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