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千八百三十一章 厚重的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两千八百三十一章 厚重的历史 (第3/3页)

注明‘非文武兼备者不得谥宪’。宋濂因‘定礼乐、修刑书’获‘宪’字,梁锦阳因‘持法典、正军纪’得此谥,杨慎一辈子流放,只有正德年参与编修《武宗实录》,谪戍永昌卫曾率家奴帮助评叛,公绩只能说平平,多半还是看在他在滇南著作四百余种,给与的溢美之谥了。”

    “倒霉就倒霉在嘉靖皇帝活得太久。”许安心老家旌阳和杨廷和老家新都相隔很近,屁股自然就是歪的:“要是嘉靖早死,老杨怕是要得重用,加上之前的名声和自己的才华,就算赶上他爹都不算难。”

    “这个可能性还真的相当大。”周至笑道:“要是嘉靖皇帝死得早,隆庆上台杨慎肯定会被群臣推举上来,以他的性格和隆庆朝皇帝与群臣的性格,说不定真能得到隆庆放权,和徐阶走成一路。”

    “不过历史没有假设,所以就只能由后人留下这首诗在城楼之上,追吊这位过不了‘永固北辰’门,做不了‘拱极’事业的大文豪了。”

    “不过我觉得也没啥。”许安心说道:“苏东坡是不是说过每天有荔枝吃就福建人也做得?杨大才子这不也有石榴吃嘛!而且这里气候有好,水果又好,感觉那个时候的滇中也不会太差。城里大多数都是汉人,看着老城的样子,感觉应该也和新都差不多。”

    “嗯,这个其实表姐也没说错。”周至点头道:“当年这里有个绰号,就叫‘小蜀都’。”

    等到大家从楼上下来,在北教场一个角落发现了一面板报,才知道这里还发生过一次重要的近代史事件。

    当年红军在这里举行了“会理会议”,会议有两大重要成果,第一是明确了长征的目标是北上陕北与四方面军会合,为长征胜利指明了方向。其次是驳斥了军中的错误思想和反对意见,统一了认识,真正牢固确立了领导班子。

    这个意义,可比第一点还要重大太多了。

    周至对近代史反而比较弱,一直以为这两件事情是遵义会议结束后就定下来的,现在才知道其中还有这么多的曲折。

    会议期间红军就在北关这里,与城内守军对峙八天八夜,为在郊区铁厂举行会议赢得了宝贵时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