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三十章 北关 (第2/3页)
相上就没法跟摩洛哥石榴相比。
现在刘院士正在努力将两种石榴进行杂交,想看看能不能够得出遗传形状更加优良的石榴来,这个工程已经开始了立项。
周至直接连别人的箩筐一起买下,一车装了一箩筐,然后开车进城找到了县招待所把房间给安排下来。
现在的会理城分了新区和老区,新区还小得很,仅限于县政府以及几家银行和宿舍楼,以及一些商铺饭馆构建起来的城区雏形,现在的面积都不足老城区的四分之一。
招待所就在县政府的旁边,州里已经给打了招呼,安排最好的接待条件,但是不要打扰客人,随便他们自行活动就可以。
相比李老二,李老三在新闻里出现得比较少,因此大家都不大认识他,反倒是许安心作为和小娟儿姐并称的两大蜀中女强人,经常被新闻报道,不得不戴上太阳帽和太阳镜,更加保险。
虽然坐了一天的车,但是都是边走边玩,倒也不累,于是大家干脆出门,离晚饭还有两个小时的事件,顺带着可以游览古城。
从招待所出来顺着新修的道路走不上多远,一座带着门洞的城墙就出现在了面前,原汁原味儿的明代城墙砖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来到城墙下,伸手抚摸上青幽幽的城砖,仰头看着高达七米的墙体,一股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压迫感扑面而来。
这里其实是一座卫城,是从明朝洪武三十年开始,在元代黄土城墙的基础上扩建包砌而成的。
根据《明史·土司志》和清代《会理州志》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城池完工,包砌之后的会理城墙“高二丈三尺,周七里三分,十一千三百一十四丈,厚一丈二尺”。
最早的会理城是个小卫城,主要用来保护这个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到了明崇祯五年,会理城开始渐渐变大,于是又添建东、西、南三门城楼。
清乾隆五十一年,重建四门楼。
清同治五年,增修四门瓮城及东西炮台四座。
清同治六年,增修外城,建东、西、北三门和城楼三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