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70 醉翁之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370 醉翁之意 (第3/3页)

明百姓也不人人都是赤胆忠心,一两银子不卖,十两、百两银子呢?

    对于很多百姓而言,这笔钱可能是他们一辈子都挣不到的。把附近有多少驻军、战舰什么时候出入港讲一遍就能让全家人好多年衣食无忧,有几个人能拒腐蚀永不沾?

    官员和将领也是一样,如果不贪不腐,光靠薪俸指定没法快速成为富人。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挣了大钱。看着学识、地位都不如自己的家伙整日里鲜衣怒马、纸醉金迷,肯定会有人不太甘心。

    这时候如果有人肯花大价钱换取几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实话,保不齐就有人肯交换。或者不是有意出卖,只是交友不慎,在日常言谈之中无意透露了机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官员和将领们因为各种原因,逐渐失去了年轻时的进取心,整日里守着岗位混日子。

    他们不贪腐也不拉帮结派,好像没什么害处,实则比贪官还要命。因为有些贪官只是贪,好歹还做事。可这些人不光自己占着茅坑不拉屎,也不想让别人拉。

    不管是内奸、无意泄密者还是失去了进取心的官员将领们,寻常的方式拿他们都不太管用。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快速清理之后迅速补充新鲜血液,保持内部的有益竞争。

    排查内奸就是个千载难逢的好借口!真查到了内奸,自然要毫不留情的清理,哪怕是无意犯错也得受到应有的处罚,用来警示他人。

    捎带手发现了混日子的也可以按照内奸嫌疑来处理,不定罪只停职应该不算冤枉吧!然后就可以提拔新人来临时顶替,等新人熟悉了工作坐稳了位置调查结果也有了。

    解除嫌疑,还你个清白!但对不起,原来的位置没了,先换个不太忙的职务过渡下,什么时候有位置了再说。

    到底有没有嫌疑还不是皇帝说了算,在这种事儿上大概率没有人会较真。由新晋官员顶替也是情理之中,总不能说你停职了,整个部门的工作也要停下来等着,没这个道理嘛!

    在普通人心目中这种行为叫变着法儿的害人,但在政治活动中这种想干啥偏不明说,非得绕着圈子达到目的的方式叫做政治智慧。

    而且这种智慧很普遍,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只要你发现政府在号召或者反对某种事和人,其目的大概率不在这件事和人上,谁只盯着眼前的事情看、跟着走,就属于被忽悠的行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