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9 后背发凉 (第2/3页)
,一想起要当都指挥使我就心慌,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与其整日战战兢兢不如不做。
这事儿我和高不懂高都司商量过了,他也同意如此做。把功劳分成三份,我俩都是受命前往,一板一眼完成任务而已,还请副总指挥多多体谅!”
为什么非要把到手的功劳往外推呢?吴病给出了一整套理由,然后很严肃的冲塞特尔抱了抱拳,没有半点勉强,眼神里全是期待。
“……高都司也是海户司出身?”塞特尔都听傻了,他还是头一次听说有军人不喜欢立战功的。
可仔细想了想这些年在海军里的点点滴滴,好像也不是无稽之谈,确实有些军官对立功不是特别在意,格外的淡泊名利。
“是,他比我早五期,倒不是孤儿,却被父母卖给了人贩子,差点净身入宫。还好王公公发现的早给拦下了,从此之后就入了海户司。”
“好吧,此事就按照你说的办。不过有一样我得提前说清楚,在给海军参谋部的行文上可以按照这样写,可我得单独给陛下上疏言明内情,具体会有什么结果就不好说了。”
至此为止,塞特尔终于算是搞明白了一件曾经让他兄弟俩都特别费解的事情,为什么在大明帝国的军中总也见不到拉帮结派争夺权力的现象。
哥哥认为是皇帝御下有术,通过统计司、顾问处、东厂、锦衣卫层层监控,发现了苗头立刻掐死,才让朝中和军中不再像以往那般派系林立、互相倾轧。
自己则认为是拜新学和新的科举制度所赐,从根本上断绝了师生、同门之类的小圈子,再辅以严刑厉法才一改陈弊。
然而听了吴病的一番话,才发现自己兄弟俩与很多朝臣、将领的想法可能都错了。皇帝大权独揽控制朝政和军队三十余年,始终不见乱象的根本原因不是律法也不是监察机构,也不是新的科举制度,而是人!
在大明朝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