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诸王议政(一) (第2/3页)
将士由左右大都尉率领,回归本王王庭。大军抵达之后,非本王军令,任何人不可调度。”
他这般安排,其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众臣之中,那左大都尉呼衍摩乃是他最信任的人,所以命左右大都尉统帅大军。左高于右,两人之中自然以呼衍摩为首。再者呼衍氏族居左,而兰氏居右,那右大都尉是为兰氏族人,倘若呼衍摩稍有异心,右大都尉便可制衡于他。
群臣齐声答道:“领命。”随后大军按部就班,继续向东而行。
众将士凯旋而归,心情大好,又因思乡心切,走的也是极快。一路所见之景,起初仍是那荒寂的朔漠。伴随通过猩猩峡,西北的苍凉渐渐褪却,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的大草原,是峰峦攒簇、翠绿欲滴的群山。不变的,是蓝蓝的天空和悠闲的白云。
过了月余,伊稚斜的大军抵达阴山之北。时年,单于庭也分南北,军臣所在单于北庭,位于狼居胥山不远处,匈奴人祭祀圣地龙城也在附近。
而单于之下,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的属国分布与单于庭西南两边。伊稚斜的属地正在西方。大军依先前的计划,一大部分赶往左谷蠡王庭,另一小部分跟随伊稚斜朝狼居胥山行进。
一入匈奴辖境,匈奴骑兵畅通无阻,十日之间,伊稚斜已经到了单于庭。
此时,单于庭外声势非凡,军臣的十万雄兵健儿固守其外,短衣匹马、英姿勃发,向各诸王展示着大单于的威严。方圆五里之外,又驻扎有十余个王部的军队。一面面王旗随风飘荡,一把把长刀指向蓝天,雄壮的匈奴骑兵都自诩是草原上最勇敢的战士,向彼此展示的风貌。
伊稚斜命自己的部下安营驻扎,自己领着几个近臣赶赴单于庭内。穿越一层层帷帐,只见正当中有一间金顶大帐,宏伟壮观,正是军臣的居所单于宝帐。
几个侍臣将伊稚斜领入其中。撩开帐帘,只见军臣单于端坐在宝座之上,与人闲聊。时隔多年,军臣已不复年轻,眉尖与胡须略微泛白,眼角与额头上多了不少皱纹。身子发福,眉宇间的阴戾淡化了不少,显得有些富态。大帐两侧,已有不少王部首领就坐。
众人定睛一瞧,见来者是左谷蠡王伊稚斜,军臣连连招手,其余各王也都起身问候。不仅因为伊稚斜是四角王之一,更因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单于胞弟,这才格外尊重。
伊稚斜走上前来,单膝而跪,恭敬说道:“臣弟,拜见大单于!”
军臣热情说道:“快起来!兄弟,你我多年未见,可想煞寡人了!”军臣做左贤王之时,将伊稚斜看做对手,自是对其百般提防。可如今他安稳坐上单于之位,又觉伊稚斜实是匈奴肱骨之臣,自己的左膀右臂,有这个兄弟在,便可威慑四大氏族、诸王势力。
伊稚斜站起身,坐在军臣左首下第二个座位上,对军臣说道:“大单于,臣弟不敢空手前来,由西域带来黄金十万金、珠宝一车、美女十人,奉上予您。”
军臣咧嘴一笑,低声说道:“说到底还是咱们自家兄弟亲。”眼神一瞟,接言道:“你瞧瞧他们,只知道向寡人讨赏。等到寡人说起南下之事,这些人各个打退堂鼓。”
伊稚斜假意不知,问道:“南下?大单于打算对汉人用兵了?”军臣点点头,道:“你还不知道呢吧,汉人的皇帝刘启也要死了。这刘启和他爹刘恒都是最能隐忍的狠角色,这些年为汉廷积攒下不少黄金,培育了许多良将,只是他们还没有好马好刀。”
军臣端起银杯,泯了一口,续道:“这刘启看似软弱,可动起真格也不简单。当年他们汉人七个属国谋反,寡人本欲会同七国围剿汉廷。哪知这刘启派周亚夫统军,只三个月,就以雷霆手段平息了内乱。如此良机就此错过,可惜,可惜的很!
如今刘启将死,我们需趁此机会好好掠夺一番,否则等到汉室新皇登基,局势稳固了,就不是那么好拿捏的了。”
伊稚斜还欲再问,军臣摆摆手道:“这些事等人全了再议,我兄弟二人先说说别的。”两人便说起了闲话。
一会儿时间,各部落的大王陆续进帐,向单于见礼之后,按地位高低落座。左右首四位便是四角王,其后有浑邪王、休屠王、呼衍王、日逐王等等二十余人。
军臣见诸王到齐,便招呼道:“来人!上酒!上肉食!”话声一落,侍者端上了酒肉。
匈奴人与汉人不同,不讲究礼仪。见酒肉上桌,诸王便端起酒杯,抓起羊肉。军臣单于大饮一口,说道:“诸位王爷都是草原上最勇敢的英雄,当喝这最烈的酒,大家伙来共饮一杯!”
诸王端杯齐道:“谢大单于款待!”随之全都一饮而尽。
军臣高举银杯,虔诚说道:“我匈奴人的牲畜与美酒全赖天神的恩赐,谢长生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