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8.西征(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78.西征(二) (第2/3页)

我,就不用西征。”久久无人敢于应答。

    伊稚斜接言道:“本王也知你们并非是怯战。一来是想念草原故土;二来你们以为西征毫无益处,即便得了土地、粮草、黄金,也是王公贵族所有,与寻常将士无干。”

    众将士心想:“这话说得不错,从来都是我们拼命在前,你们邀功在后,攻下再多的土地,又有什么用?”

    伊稚斜顿了顿,续道:“你们想念草原,本王更想!我囚于月氏地牢近十年,无一日不想回归故土。可是西域不臣服,战事就不能平息,即便今日班师回到王庭,将来诸位还要踏上西征的路。”

    军中几位将领默默点头,暗叹道:“唉!大单于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欲效仿老单于冒顿一统西北。西域三十六国不臣服,单于的心是不会静的。近来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对西边的战事也督促的越紧了。”

    其他人也想:“说到底,西征也是大单于的命令,与左谷蠡王没有关系。看来大王也不愿如此,只不过是无奈而已。”

    此一共情,倒让将士们的抵触心里减轻了不少。

    伊雉斜又即朗声说道:“本王承诺,此后攻下一国,所获得黄金、良马、奴隶,尽数分予诸位。只盼诸位与我一心,尽快荡平西域,早日凯旋而归!”

    众将士心头一震,此前打了胜仗,自然也有奖赏,可却没有哪个主帅这般慷慨。不少人齐声呼应,也有人将信将疑。

    旁人不知,自那宁一死,伊雉斜已是万念俱灰,在世上再无眷恋,只盼早早寻回女儿,将她扶养成人。什么黄金、良马、奴隶于他而言毫无用处。

    再者他如今已封王位,这些东西可谓唾手可得,倒不如分发下去,收买人心。

    如此恩威并施,众将士即使再不情愿,也只得硬着头皮向西行军。

    西征军欲到达大月氏,须得由伊犁河岸一直朝西南方而行,要穿越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的盆地,这里地势极为恶劣。盆地中间是一片大沙漠,边缘是砾石所形成的戈壁滩,此两地乃是荒寂不毛之地,寸草不生。

    伊稚斜率领大军由戈壁滩行进,一路所见除了黄沙万里,就只有浮云烈日。行至四个月,终于才抵达大宛境内。

    西域三十六国虽以“国”命名,实则只是依绿洲而建的城邦国家而已。大者有数十城邦,数十万人口;小者只数个城邦,人口数万。

    大宛国位于葱岭以西,其都城为贵山城。其年正是大宛鼎盛之时,约有三十万人口,六万兵,自乌孙复国之后,在三十六国中可排在第二位。

    因此当匈奴五万大军听在贵山城三十里外,大宛国众虽然有些震怒,却并没有太过惊慌。

    此时,大宛王宫中,一位金发碧眼,鼻梁高挺,须髯浓密的中年人坐在王座上,正听手下的大臣禀告事宜。只见这位君王越听脸色越是难看,忽然将手中酒杯重重砸在桌面上,愤然喊道:“匈奴人简直是欺人太甚!”

    下首的大臣哆哆嗦嗦地道:“王上,要黄金、要粮草这些还不算什么,那个匈奴左谷蠡王,张口就要我们奉上五万大宛良马!”

    大宛王面色铁青,怒道:“什么?我大宛举国上下也只数万马匹,他匈奴人一来就要五万,不行!此事全无商量。你去告诉那个匈奴使臣,我们大宛绝不妥协,他们要打就打吧!”

    下面臣子中走出一人,说道:“王上,匈奴人气焰正盛,四个月前已经将大月氏覆灭。我们大宛势微力薄,难道真的要为马匹、黄金、粮草,与这些野蛮人开战吗?”

    此言一出,众臣子议论纷纷,有人附议,有人出言反驳。又有一人走出列来,禀告道:

    “王上,此次匈奴只出动五万骑兵,而我大宛尚有六万将士,且匈奴人远征而来,我大宛兵以逸待劳,因此真打起来,有一定胜算!”大宛王听到此处,频频点头。

    然而这人继续说道:“假设此次我们战胜了,那匈奴老上单于睚眦必报,若是举数十万大军来袭,我们如何抵抗?并非臣下危言耸听,而是此举的确太过危险了。臣闻月氏王的头颅已经被老上单于做成了酒杯!王上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大宛王勃然大怒,叱道:“退下!退下!”众臣子驳斥道:“你怎敢将月氏王与我王相提并论?”

    再有一人道:“王上,匈奴人气焰嚣张,我大宛不应轻易屈服。否则这些人得寸进尺,今日要五万良驹,明日又要十万,我们如何承担?”

    这话说完,不少人纷纷点头。大宛王也道:“正是如此!”那人又道:“依臣下看,匈奴人并非不可战胜。探子来报,匈奴大军灭月氏之后,众将士军心涣散,厌战之情尤为严重。若非老上单于力排众议,极力西征,这左谷蠡王的军队也不会到我大宛境内。再者匈奴人欲讨伐我大宛,需越过天山、跨朔漠、经昆仑,路途险远,匈奴人即使再调援军,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赶至?其实匈奴人并不可怕,未战先怯才可怕!”

    大宛王点头道:“深得我心!众卿家不必再议,吾主意已决,定要与那左谷蠡王一较高下!”大宛王下了旨意,臣子们便退了下去,几位主战的臣子甚至给匈奴的使臣狠狠骂了一顿。

    第二日,贵山城城门大开,数万大宛将士列队走出。

    匈奴大军枕戈达旦,天还没亮,就在贵山城外五里外列阵候战。

    伊雉斜纵马行在队列之前,高声喊道“此为西征第一战,只准胜不准败!”他久困在地牢之中,不善言辞,只说几句简单的言语,并不能激励战士们的雄心壮志。不少将士心中暗叹:“这才是第一场战斗,也不知何年何月西征之旅才能结束。”将士们想到今后那无尽的拼杀,气势反而弱了不少。

    两军阵前对峙,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宛将领骑马走到中间,高声斥责道:“我大宛国,卑处一隅,从来与世无争。我大宛国王心系太平,从未得罪匈奴国。左谷蠡王何以兴此不义之师,讨伐我等?”

    这一番质问令伊稚斜哑口无言。且那将领刚说完话,大宛军鼓声震天,盖过了一切嘈杂声响,似有意不让匈奴人对答。

    大宛将领一挥手,鼓声息止,随即他又道:“匈奴人强取豪夺、敲诈勒索,与强盗无异,我大宛国小兵微,却也不是任人宰割的……”

    伊稚斜心下冷笑:“自古以来帝王兴兵,有哪个不是因一己私欲?”只听那人话说一半,他便高声喊道:“擂鼓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