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佯装阔少入殿堂(二) (第3/3页)
。虽然只听到刘指挥使的一面之词,而且不能够让他签字画押。但是事情总体的全貌到这个时候终于真相大白了。那位张大人能够善罢甘休吗?有了太尉大人的干预,巡按大人的过问,能够阻止这些人放过宋家其他的人和老薛家吗?
这些一系列的问题,在宋承祖的脑袋里,迅速的形成了一连串的问号。虽然说现在遇到了整体问题的根源,目前也拿着人证,作为宋朝这样一个文官为主,朝廷的吏制结构,即使是太尉大人,这样主管军事的官职也是由文人来充当的。根本就不懂得南征北战的将军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庞大的一个信息情报系统。
宋承祖还要以杨少爷的身份再接着审问。因为他担心宋家其他的人会不会受到牵连,所以又问刘大人说,“宋二先生就在东京汴梁,宋三先生在洛阳,为什么单单的先要杀害宋明宋子玉。”
刘大人赶紧的回答说,“我们查了宋氏三兄弟,宋二先生和宋三先生并不重要,薛宋两家的情报系统,主要是掌握在宋明宋子玉的手里。虽然他在不起眼的丰源县城,但是他的情报系统却覆盖着我大宋朝的所有疆土。太尉的指令就是靠着宋明宋子玉传达的,只要端掉了宋明,宋子玉一家人,这一套情报系统就群龙无首了。太尉也就成了聋子和瞎子,他还拿什么和大相公做对呢?所以我们首先选择的就是对宋明宋子玉下走。其他的宋家人在逐渐的清理。”
宋承祖听到这些以后,真是被吓得心惊胆战,看起来除了大伯知道很多事情以外,你的师傅清虚道长也应该对这些事情有所了解,虽然自己的父亲对这些事情不一定全部都知道,但是对大伯父所担负的使命,他也应该是有所判断的,这就是为什么自己下山的时候,师傅给了自己这把清虚道长。
师傅和父亲不把那把剑的威力和使命告诉自己,就是想让自己带着这把剑,在江湖上掀起一场大的风浪,让这把剑发挥它充分的作用,随着事情的深入自己就会对家族的这件大事,越来越清楚了。
想到了这里,宋承祖觉得自己回到丰原县城是真的作对了,在这一点上还是要感谢大哥高云峰的指点。如果不是他判断的准确,自己来到丰源县城也是一个无头的苍蝇。现在已经挖到了根源。
现在面临最大的抉择就是,这6个人怎么处理?
如果把这6个人放了,无异于放虎归山。他们知道他们的计划败露了,会不会疯狂的实施他们那个惨无人道的计划?再想阻挡他们都已经不可能了。这6个人看起来是很关键的6个证人。
但是如果这些人无故的失踪了,依然是提醒了张御史,他是朝廷的大员,没有了这几个爪牙,他还可以另外组织一些人实施他那个罪恶的计划。要想阻止他们这个计划,能够做到的人只有太尉大人了。
现在在问他们任何的细节都已经是多余的了,当务之急是让他们这个罪恶的计划流产,想一个什么办法,能够把他们所有的计划,暴露在太尉大人面前呢,要想一个绝妙的高招,既不暴露自己家庭的身份,又可以为自己的家庭和老薛家化险为宜,眼前用好巡按大人这一条线了。
就这么办,宋承祖所知又想拿定了主意。
宋承祖 对小五说,“兄弟,把他们全部的都绑起来,我估计你四哥哥已经回到客栈了,你们两个人连夜赶紧的买两辆马车。悄悄的来到这里,我在这里守着你们。然后我们把他们送到巡案大人那里。千万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不然的话我们可就麻烦了。我在等你们的时候,把这家伙的口供写出来,让他签字画押。你们越快越好。”
小五按照宋承祖的交代,把院子里的这几个人都重新五花大绑,然后用瀑布把他们的嘴堵的严严实实。反复的检查了以后,才赶回客栈去找小四了。
小五子用最快的时间回到了客栈,神不知鬼不觉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四哥已经在那里等着自己了。
兄弟两个人一见面,小五就把刚才发生的一切,向自己的四哥学说了一遍。听的小四真是心惊肉战,然后两个人赶紧的去车行,砸开人家的门,出了大价钱,从老板手里买了两辆大马车。这两辆马车是这个车场里带棚子的。
趁着黑夜哥两个把马车赶到了小巷子里。小五并没有敲门,而是飞身越过越强,跳到院子里以后打打开了院门,来到了宋承祖所在的房间。只见他已经把那些人的口供都已经写成了一封信,并已经让刘大人签字画押了。
三个人把这6个人分别抬上了两辆马车,然后从这个院子退了出来,把院门原封不动的锁好了。三个人赶着马车,趁着黑夜直接奔巡按大人那里去了。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三位小英雄用了两个时辰的时间赶了50里路,新马车都已经快跑的散了架了。
来到巡按大人的府邸,看见里面漆黑的一片,宋承祖示意另外两个小英雄一起把这6个人从车上抬了下来,然后把刘大人口供的那封信,别在了他的胸前。让两位小英雄把马车赶走了。
宋承祖确定周围左右没有什么人了,这才悄悄的来,到了巡按大人院子的大门面前。用尽平生的力气狠狠的锤了一阵子门。
院门疯狂的响动,很快就把巡按大人和他周围的人惊动了。
巡按大人急急忙忙穿好的衣服,从后院赶到了大堂,只见院门子门口黑压压倒了一片人,自己的三班衙役也挑着灯笼火把都出来了,围在这些人的周边。
巡按大人问自己的衙役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衙役的班头,赶紧的跑到了巡按大人的身旁,指着这些人说,“大人,我们开了门就看着这几个人被捆在这里。您看看那一个人身上还别了一封信。”
巡按大人高声呵道,“还不快把那封信给我拿过来呀。”
班头跑到了刘大人的面前,从他的胸前把那封信拿了下来,一路小跑的回到了巡按大人的身旁,把这封信毕恭毕敬的双手递到了巡按大人的手里,
巡按大人借着灯笼火把的光亮,把这风气大概的迅速浏览一遍。
只见巡按大人的面容,越看这封信,脸色越是涨红,最后变成了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