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离别叙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8,离别叙情 (第3/3页)

自己的身份。在这一种混沌不明的情况下,如果亮明了自己的身份,一定会遭到奸人的暗算。所以我也给他来一个无间道,不让内奸有任何怀疑,或者下手的机会。如若不然,不但打听不到实情,还把自己放在了漩涡之中。这一点,我还是知道的。” 高云峰透露了自己的打算。

    “大哥,颖昌薛家就靠你挽救了。而且我大哥还在他们家里。既然他们用我大哥和他们家大小姐造谣来做这件龌龊的事情。估计他的处境也会很艰难,或者已经受到了暗算。大户人家就怕这种男女之间的是是非非。很容易被人进引上道。所以既要挽救他们一家人,也要想方设法把我大哥保全性命。我们宋家,就拜托你了。” 宋怡楠一边说,一边给高云峰鞠了一个躬。表示自己郑重相托。

    “都是自己人,二妹,你何必要这样?” 高云峰也还了礼。

    “我大哥是我们老宋家长门长孙,在外人眼里一定是万众瞩目的。在对我们起了坏心的恶人眼中,一定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要想把它保存下来,将来承受的压力肯定不小。即使像大哥这样在江湖上成名成家的人物也不会很容易的。” 宋怡楠说。

    “宋大少爷的处境,一定会是很不妙。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不仅要保全性命,还要让他全须全尾的。从这一次劫难当中摆脱出来。他们一家人都已经惨遭不测了,他是唯一幸存的人。用什么办法保住他?不受伤害都不为过。在这一点上,我会尽力周旋的。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他受到任何一点儿伤害。二妹,请你相信我。” 高云峰强调说。

    “我怎么会不相信你呢?大哥,万事还是要小心为妙。” 宋怡楠说。“哥哥,你想到了什么办法?潜入到颖昌薛家的门下。以你的情况,投奔去学武是不可能了。有没有什么故交旧好?能够你一臂之力的吗?” 宋怡楠还想进一步的与高云峰探讨。

    “我与那里没有任何的交往。不过我这个生面孔,也就操作自由了。我本身是一个教书先生,以这样一个身份,最好是不过的了。你看看我脸带病容,谁也不会想到,我是过去打探消息的。瞧准机会与颖昌薛家的掌门取得联系,说明情况。也好,打探大少爷的行踪。这对于我来讲驾轻就熟。” 高云峰说。

    “哥哥外表的这个神态,倒是一个很好的掩护。” 宋怡楠说。

    “我在青云镇,一呆就是好几年。我这穷酸秀才的模样,和私塾先生的身份。也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是一个精壮的汉子,还会让人家猜疑。我老人家这副尊容,别人连猜疑都懒得猜疑了。就这样,我安稳稳稳的在这里过了好几年。白天是教书的先生,晚上按照宋元外的安排,做了不少的事儿。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我。所以我还是以这样的身份潜入颖昌薛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高云峰说。

    “哥哥,一个习武之人。怎么当铁门教书的先生?经史子集可是通晓吗?” 宋怡楠问。

    “哈哈!想当年我师傅教我的时候,平常一直给我治病。叫我的都是一些轻功,气功,调理身体。也没有学什么武术的招式。闲来无事,就抓一把石子儿扔来扔去。被师傅看见以后,就把这个小家伙当做了我的武器。绝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这些经史子集。还在弱冠之年,考了乡试,当了秀才。如果我不志在于此,也可能中举下场,考个进士,当个翰林也不是什么难事。十年寒窗苦,一朝跳龙门呐。” 介绍自己在学习经,史,子集方面的情况。

    “看起来,哥哥不仅是一个行走江湖的大侠。骨子里更是一个文弱书生,饱读诗书。你这样的人,做什么都可以做成。别说下场,考个进士了,没准儿一个不小心考个状元。也未可知呀。” 宋怡楠半开玩笑的说。

    “妹妹真会开玩笑。所以我以诗书线上的身份,你觉得他们会有任何的怀疑吗?” 高云峰说。

    “看起来,你真的就是驾轻就熟了。” 宋怡楠感叹道。

    “当朝善词,有一首集贤殿大学士晏殊的词。我唱与你听。” 然后,高云峰使腔带调,吟诵起来。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曲歌吧,宋怡楠拍手称快。

    “看起来,哥哥也是一个文人雅士。这样的长短句,哥哥可是有自己做的吗?” 宋怡楠说。

    “妹妹,还用这个词牌,哥哥,继续给你吟诵一首。” 高云峰清了清嗓子,然后按照刚才的曲调,即席创作了一首《浣溪沙》。描写的却是此情此景。

    《浣溪沙》

    一段路程走一回,黄天厚土漫天雪。兄妹别离几时回?昔日病魔已治愈,无可奈何容憔悴。小妹嘱托莫徘徊。

    “哥哥,大才。” 宋怡楠高兴的说。

    “妹妹,谬赞了。” 高云峰谦虚的说。

    “时间不早了,妹妹就此分别。哥哥,保重。” 宋怡楠依依的惜别。

    “此去京城路远。山高水低路漫漫,妹妹和秋菊姑娘要多加小心。如果可能的话,到了京城飞鸽传书于我,你让我安心一些。如果京城有什么变故,也请妹妹通知我一声。能施以援手,在下在所不辞。妹妹就上路吧。” 高云峰深情的嘱托。

    望着宋怡楠远去的背影,高云峰原地站在那里。

    小别离总是有些伤感,高云峰刚才和宋承祖分别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

    但是现在与宋怡楠分别,却有些许的不舍。却又想起了当朝宰相晏殊另一首词,与此时此景甚是贴切。于是放声高吟诵。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 《玉楼春》

    唱罢了,仍然意犹未尽。

    瞬时又想了一首《西江月》。

    《西江月》

    天色低沉依旧,人间别离愁肠。望眼欲穿送红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心凉似水,地上却铺银装。几时盼得供采桑?阅尽人间欢唱。

    百转千回,高云峰吟唱了一遍又一遍。既有离别之情,又有相聚之望。看上去已经失去了踪影。却还是影影绰绰,笑脸浮现,似是在面前。虽然在这广褒的雪地上,却心里存在着兄妹的温情。一句句的嘱托,一点点的关怀,让高云峰难以释怀。

    唱了几遍以后,只能够上马前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