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白马行 (一) (第2/3页)
是父亲的好帮手。其父兄经常督促他让他读书识字,将来好有所成就。但他也就强按着屁股在先生面前做做样子,一门心思早就在九霄云外。
这个李曱,要不怎么说他聪明,他知道自己口袋里的钱不多,也没有打算做大生意,便到处去租些小的贩卖摊子。尤其是对写书卖书的读书人更是屁颠屁颠的求人家把自己租给他,有的读书人见此孩童不知礼数,便讲他几句。他便说道:“先生不必生气,我现在还没有太多的钱,给大家一个屋子去写书,而我并非不懂礼数。读书人清高自居,我当然知道,所以卖书的事情就让我仆人去做,先生在后堂写书便好。不必再去街上,误了写书的时间。”
被他一说,有的读书人还真愿意做他门客,他父亲看了只当他不学无数,有时候教训一番。小小年纪就有门客,他父亲怕他走什么歪路子,只是经常在暗中观察。当然,写书的和写字的文人还是区别开来的,把卖书得来的钱给完抄书的人,在赏给卖书的仆人些,大多全部给了写书的人,自己只拿一成。
写书人有的就有些不明白,就问李曱道:“我既然都是小兄弟的门客,为什么还都把卖书的钱多份的给了自己?”
李曱解释道:“这是先生劳苦所得,理应得到的,我不也得到了先生的分成。”
就这样,他这个一做起来,还真有不少人来。他还有时候让先生们帮着些街坊领居写些书信,当然他所有往外卖的书都必须在书的下边统一写上“甲字一号”的字样。
其父李佐铭看儿子李曱竟然可以用“压岁钱”能招揽这么多人,也就帮他盘了间铺子,取名“书舍”,交给李曱,让他去折腾。可别看他年纪小,什么不懂就问什么。他可不管是先生还是仆人,亦或者是路人,只要有想要问的问题,立马跑去问个清楚。其实他这些招有大部分都是先生点拨,他也就是个跑腿的。不过他乐在其中,洋洋自得。
有天,这个李曱在街上走着,看见一算命先生,周边人还挺多。先生轻衣褴褛,中等个头,人偏瘦,山羊须,而招牌只写了“江湖神算”四个字。
李曱看到算命先生,盘人铺子的精神头又来了,便跑去问:“先生,您可以给我算一下今后的运数吗,需要多少钱?”
那先生看了小胖子一眼说道:“小公子富贵命,不需再去占卜。”
这个李曱,到是听出了几分算命先生的意思,这是给钱也不给自己算运程。他也不好气的讲到:“先生,那我盘下您这个招牌,您看可不可以?招牌还是您的招牌,您还是神算,只是您移驾到我铺子里面算命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