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圆寂 (第2/3页)
又是伤脑筋了。
他连忙找刑部右侍郎洪杰询问。洪杰毕竟是刑部官员做久的缘故,见多识广,稍加思索,便建议安置在公堂上。那边渴了有水,饿了有饭,想睡有榻,要拉尿有茅房。若是嘉宾,此待遇也说得过去,大理寺衙门不是想进就进的地方。如果皇帝真要拿密布问罪,公堂之上一直在昼夜审案,不曾半点松懈。
此计甚妙,密布也满意,毕竟没有关进大牢。只是不明白客不是客,犯不是犯,是何道理?
一晃眼过了五六日,大理寺像模像样审了案,密布始终不承认盗宝。第七日,皇帝传旨,让密布进宫。
大理寺又犯难了,皇帝召见,那么密布以何身份进宫,是否要上枷锁?还是洪杰有办法,瞩咐带上枷锁。
如果送进奉天殿朝堂,便在殿外立马铐上枷锁,若前往皇帝书房便不可上枷锁,还得礼仪送入。
罗双兴觉得办法好,将密布带往宫中,果然,侍郎高明之处显现。在太监引导下,密布被带去皇帝书房。罗双兴惊出冷汗,幸亏考虑周密,否则麻烦了。
罗双兴临别时,还朝密布法师行礼,意在表示歉意,生怕他在皇上面前说坏话。密布还礼,口念“阿弥陀佛”。
朱和尚对密布盗宝一事,并不十分相信,故而指示“三不”,他要活的密布,要当面问个明白。
在太监引导下,见密布进來,朱和尚破例起身相迎。
密布见到朱和尚,准备下跪,被朱和尚搀扶起来。
两人多年未见,相互端详,相互问好,发现双方都老了些。
朱和尚想到当年密布救护,甚是感慨。
圣上,过去的事不必挂念心上,当时情形之下,生死攸关,若是平民百姓,老僧依旧会伸出援手。佛家以慈悲为怀,也是老僧的本份。
朱和尚听了甚是满意,便问及御赐宝物的事。
请圣上恕罪,老僧将御赐灵光寺宝物掩藏,并没有见过宝物,不知是何物。
朱和尚非常吃惊,自己御赐之物,密布竟然不屑一顾,便掩埋隐藏,这究竟何意。
圣上赐宝灵光寺,是小寺的无限荣光。圣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