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二十九章 扶持买办(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百二十九章 扶持买办(3) (第2/3页)

就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自然是需要吸收、借鉴和学习的。

    如今,与高丽再签署类似条约,直接拿着大宋和交趾的海上互相救护条约,改一下名字就可以拿过来用了。

    从大宋与交趾的海上救护条约签订后的实施情况来看,因为条约规定,获救船只和船员,需要对施救者,根据施救的情况、风险,提供从最低一百贯到最高相当于船上货物价值三分之一的报酬(一般报酬,由被救方与救援者双方商定,若遇纠纷,则由获救地官府司法官裁决,如不服判决,可上诉至一个由大宋与交趾两国共同任命的海上救援法庭裁决)。

    所以,交趾人对救援大宋遇险商船,非常积极。

    已经有好几艘在交趾近海,遇险倾覆的商船,连人带货物,被交趾的渔民、商船救起来的例子。

    这给大宋海商远航,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毕竟,出海远航,风险巨大。

    一不小心,就可能沉船。

    在异国他乡,一旦沉船,通常损失就不可挽回。

    多数海难,更是连船带人直接没了。

    现在,海商们却可以在整个大宋海域和交趾海域,都得到一定的安全保证。

    因为有报酬,故而一旦遇险,只要附近有船只,就都会提供救援。

    哪怕货物捞不起来,起码可以保住命!

    这对大宋海商的出海积极性的提高,自然是很大的。

    当然,目前来说,因为时间太短,效果并没有显现出来。

    但,这一点也不妨碍,赵煦寻找一切机会,与相关国家签订海上救护条约。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宋真正走向海洋。

    等着李资义感恩完毕,赵煦才继续说道:“对了!爱卿回国后,可以告知贵国上下,朕也非是小气之人!”

    “既然高丽港口,对大宋商船开放,那么,大宋港口也会对高丽商船对等开放!”

    既然是自由贸易,你就不能,单方面的要求别人对你开放,而自己却捂着盘子。

    这样的话,逻辑就没办法闭环。

    除此之外,倘若大宋只要求高丽开放,而自己却对高丽关闭港口。

    那高丽的有钱人、权贵,还怎么润来大宋?

    大宋又如何吸纳高丽的技术人才和财富呢?

    赵煦早已经在汴京,给未来的高丽、交趾、大理等国的二代们,准备好了属于他们的福报——贵到离谱的学区房!

    但,赵煦相信,这些国家的二代们依旧会前仆后继,想方设法的来汴京留学的。

    托大唐的福,大宋科举功名,可以通行天下,受到整个儒家文明圈的认同。

    大宋进士,自不消多说。

    哪怕只考个贡生功名,拿到通往省试的门票的人,对其他列国而言,也是难得的高端人才!

    君不见,数十年前,两个大宋落榜生,就在党项就成为了国师级别的人物!

    当然了,这两个落榜生给大宋的教训,同样很深刻就是了。

    正是因为他们,大宋科举殿试才不再黜落。

    不管怎么说,大宋功名的含金量,足以吸引周围国家的二代来镀金。

    所以,汴京学区房的价格,在未来还有很大上涨空间。

    李资义听着,自然是连连顿首,拜谢天恩。

    赵煦则是等他谢恩完毕,才微笑着道:“爱卿是个懂感恩的人!”

    会说谢谢的人,哪怕上了菜单,起码也能得到一句赞赏。

    李资义拜道:“陛下圣德,臣感激涕零,自当传戒子孙,永怀陛下恩典!”

    这是实话!

    在今天之前,李资义还惴惴不安,生怕回国后被朝野围攻,骂做国贼,连累家族。

    但,有了大宋的这些优厚条件,他归国后,必得上下赞誉,甚至可能被人当成当代的申包胥。

    对其家族来说,这是足可福泽数代人的政治资源。

    赵煦见着,嗯了一声,然后问道:“朕予高丽这许多好处,那么高丽有何回报于朕的?”

    李资义顿时哑然,在思虑了很久后,拜道:“陛下,高丽国小民疲……实无所长……”

    “只是……”

    “陛下天恩,高丽亦无以为报!”

    “故此,但陛下于高丽有所需,凡高丽所有,高丽无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