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战火前夕 (第2/3页)
摆席,而是着急与他们在院中相见。
司马彦故意穿着朴素的站在他们面前,语重心长的说道:“我想你们都是吐蕃的百达通,这么多年来,不管吐蕃内还是吐蕃外的消息都是有你们传递给百姓,更是号称百姓的活眼睛,而如今在下想请各位帮个小忙。”
司马彦在吐蕃的人气虽然不是很高,但是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他,倒是让这些百达通所信服。
“司马大人,有何吩咐我们的,尽管直说。”其中人堆里一名看上去很年轻的小伙子说了句。
“你是哪里的百达通?”司马彦细心的问道。
“哦,我是百岁城的百达通,不足挂齿。现在吐蕃城内人心惶惶,被这个天气害的更是苦不堪言,此次司马大人把我们叫来,是有什么新的政策?”
司马彦笑道:“好,这次把大家叫来,所为一件事。”
“不日后,王上要在戍城的庙台上举行祈福仪式,而这次祈福完全是为了吐蕃百姓,望你们能够传达下去。”
院子中百达通们一听,纷纷议论开来。
“王上亲自要为百姓祈福,这种事百年来没有一次,司马大人可否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
司马彦看着他们的眼睛,看到了渴望,看到了疑惑,也看到了对王上的崇敬。
“大家听我说,这件事是王上交代的,至于是什么事情,为了什么?我也不曾得知,我只是想告诉你们,这次王上的举动,就是为了让百姓不再受寒冬的侵扰。”
随后,百达通纷纷退了下去,剩下司马彦一人在院中独自徘徊。
“老爷,您这是在做什么?王上的意思明明就是为了打仗开战,这不明摆着欺骗百姓。”
司马彦是出了名的怪人,四十多岁,从未娶妻,只喜欢独处。他听管家这么问,歪着头说道:“王上祈福是为了出兵收拢民心不假,但是如何去说那是王上的事情,再者,在庙台祈福又怎可欺骗上天?你就不要多想了。”
过了几日,在早朝之上,司马彦躬身俯首说道:“王上,事情已经办妥,各个城各个郡的,乃至小县城的百达通,臣都已经告诉了。”
“好,那么本王就在两日后,为全吐蕃人祈福。你们下去准备好祭祀的东西,能随同的尽量随同。”
楚云逍一句话,又谁敢不去,纷纷下跪道:“王上与民同享,寿与天齐。”
天色暗沉,大雪纷扰,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大雪覆盖,百姓们是又恨又爱,这日在戍城庙台,距地面五米之高,楚云逍在台子上,不顾风雪的吹打,看着下面的百姓。
两日后的今天,百姓似乎来得很多,以中年人,年轻人居多,他们纷纷看着台子上的吐蕃王,心中泛起很多疑虑。
“王上站那么高,万一有什么闪失该如何?”
“不会的,听闻王上武功了得,根本不会怎样,你应该关心的是,他这次弄这个仪式是为了什么?我想不应该是单纯的为民祈福。”
议论了大概一个时辰后,楚云逍缓慢的将点燃的火把插在了庙台中央处,随着狂风呼啸而过,火势也越来越大。
楚云逍缓慢的从侧梯往下走着。
“这就完事了?是不是太过敷衍?”一位年轻的壮汉,嬉笑道。
当走到半截处,楚云逍认为这个高度,台下的百姓应该能听得清楚。
于是他停了下来,并且扫视了一周,抬头看了看上面的大火,厉声喊道:“吐蕃的百姓们,如今我吐蕃面临着巨大考验,本王知道你们如今生活很困难,更是饥寒交迫,本王的心也很痛。”
听着他这种不痛不痒的话,台下的百姓有些不耐烦,纷纷想要走。
“怎么王上说的话如此轻浮,没有任何实践性东西。”
“是啊,早说了,这次祈福就是做做样子而已,不让咱们这些百姓作乱。”
百姓们一边议论着,一边往后走,楚云逍眼看百姓们就要走的同时,又大声吼道:“所以,本王痛定思痛,想了个办法。”
“如今放眼天下都是一样,不管是岁国还是荒芜,都是如此,那么凭什么咱们吐蕃是最惨的一个,凭什么岁国有丰厚的物资来供给,又凭什么他们岁国总对咱们吐蕃虎视眈眈。”
说着说着,百姓们又纷纷回来了。
“本王想,这些都是对咱们吐蕃人的蔑视,如今咱们吐蕃人更要抱成团,拧成一股绳,更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用。本王这次祈福,是当着天,当着老祖宗面,更是无法作假的。”
“本王想请百姓们的心与本王同在,本王也定会与你们荣辱与共。”
“王上,那你要怎么做?又如何荣辱与共?”一个百姓突然喊道,正好给了楚云逍一个节奏。
他顺势说道:“这位百姓问得好,本王决定过几日直接攻打岁国,掠夺他们的屋子,掠夺他们的食物,掠夺他们的一切。”
楚云逍这么一说,台下众说纷纭,顿时商讨声混杂一片,热闹无比,大家都似乎忘记了寒冷给自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