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青海往事·师徒相背两情畅(楔子) (第2/3页)
呆了,他看见师父在空中拔出他那把松文古剑,刺向师妹的背心!
“师父!”公孙俍大叫了一声。
这声叫喊,传到了海道子的耳朵里,竟吓得他一下子从空中跌下来,手中的剑被摔飞了好几步远——之前,他从来没有在徒弟面前这样狼狈过。公孙俍见状,连忙跑上前去,想扶起师父,慕容佉听见声响,也不由得转过身来。
“你干什么!给……给我站住!”海道子脸色铁青,颤抖着声音喊着。
于是公孙俍呆立在原地不动了。
“还有你!你……给我转过去!”海道子又转过脸对慕容佉喊道。
慕容佉满腹狐疑,但也只得转过身去了。
“你……你在这里干什么?”海道子艰难地爬起来,步履蹒跚地去捡回了剑——这副模样,像是元气大伤一般。
“徒儿……”公孙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想要解释自己在这里的原因。
“你……你闭嘴!”海道子却继续吼叫着,“你给我滚!我不想再看见你!”
“师父……”公孙俍心头泛起一阵不明所以的酸楚,都快要哭出来了。
“滚!滚啊!”
于是,公孙俍默默地转身走了,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对师父唯命是从,之前师父也乐于听取他的意见,他从来没有受过今晚这样的待遇。他坐在床上,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越发地不明白了,师父为什么会对自己这样,又为什么会对师妹做出那样的举动。想了许久,心里的落差感,只让他觉得是师父不想要他了——那几声“滚”,分明就是在赶自己走!他索性打包好了行李,带上几身换洗的衣物,把两锭纹银和一把碎银,连同师父之前给自己的那本《五行金丹大旨》的卷一,都装进包裹里面,再背上自己平时使用的,那对用祁连山上玄铜打造的阴阳双鱼刀。他打开门,月光洒进房间,忽然想到,还是得留下些什么。于是又回到房间,在墙壁上写下“阿俍走了,勿要牵挂”八个字,就这样出门去了。
宫墙之下,慕容佉仍然背对着海,面对着墙壁,一动不动地伫立着。公孙俍本想上前去打个招呼,同师妹道个别,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于是使了轻功,再不回头,就这样连夜离了青海海心山。
翌日傍晚,上官住在山下收完了税,打算回山去。他忽然,想到了慕容佉,自己一早下山的时候,就看见她脸贴着墙根站着,想必现在一定累了。他深知,师父向来严厉,说一不二,让她面壁七日,那么绝对不会有半分宽限。慕容佉虽然在海心山上学了一年的功夫,有了一定的内功基础,但如果就这样支撑七天,只怕还是受不了。想到这里,他不禁心疼起师妹来,就在一位渔民那里买了两条新鲜肥美的鳇鱼,打算带回去熬一锅粥,想办法送给师妹吃了,好让她能多少补充点体力。
回了山,上官住先将两条鳇鱼放到伙房的水缸里,再前去大殿拜见师父,然而师父却不在——平常这个时候,海道子都会在大殿中坐着读书或是练功。上官住一路找着,终于在大师兄的房中找到了愁容满面的师父。
上官住问:“师父,您怎么在大师兄房里?”
海道子低着头,沙着嗓音说:“走了……走了。”
上官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追问着:“什么走了?”
“你看吧。”海道子抬起手,竹枝似的手指指了指墙上题着的八个字。
上官住上前摸了摸这八个字,突然也想到自己一天都没见师兄的踪影。又问道:“师兄这是为什么?”
海道子面无表情,回答说:“怪我,怪我,昨晚的事,说出来你也必定会怪我这个师父。总之,我是想,为师油尽灯枯过后,就把这海心宫和我的衣钵全都传给他。没曾想他就这样走了。”
“师父放宽心。木已成舟,也别再多想了。也许几天过后,他就自己回来了呢。”听闻师父这样说,上官住心里也五味杂陈,只是这样劝慰。
“不会回来了,我深知你师兄的秉性。罢了,罢了……”海道子不动声色地抹了抹眼角的泪。
“徒儿是来把今天收到的税交给师父的。”上官住说着,从衣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