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一章 大汉军校筹建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一章 大汉军校筹建计划 (第2/3页)

槐里侯爱民如子,平易近人。甚至对家里的奴婢他也给予尊敬。所作所为皆是为国为民,甚至臣还经常听见他教导太子殿下一些为君的道理。”

    “现在的槐里候应该是一个忠君爱国,为国为民的好人。”

    “哈哈哈~”听见卫绾的评价后刘启心中还是很高兴的,就像那种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别人也夸他好一般。

    “既然你都这样说槐里候了,那你为何还整日提防着他呢?时不时就在我面前挑他刺儿?”

    听见刘启问话卫绾低头掩饰尴尬,“非臣想针对槐里候,只是槐里候始终是外戚,再加上他深得民心。臣,始终对他还是放心不下。现在陛下健在,老臣是怕,是怕。。。”

    卫绾说着说着突然说不下去了,突然他觉得自己好傻,作为一个下臣还能咒皇帝死的?顿时他就想给自己两个大耳瓜子。

    刘启看见卫绾说着说着便没了声音,不由的笑到,“哈哈哈,是怕朕百年之后刘彻那小子压制不住槐里候是吧?”

    听完刘启说话卫绾急忙认错,“臣有罪。”

    “哈哈哈,你啊你。一天天就这些有罪无罪的。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你这些担心也不无道理。朕会好好考虑考虑的,这两天你舟车劳顿也辛苦了,回家好好休息几天吧,过几天再来给太子授课。”

    “诺”

    不得不说刘启作为一位活的明白的君王,很是难得。他没想过自己长生不死,也没有追求所谓天道。虽然身体不是太好,但是他所做的事都只是为了让国家更加安定,为刘彻铺平道路。

    话分两头,刘彻回到长安的这两天王允也开始了自己的又一个新计划。

    槐里公社地下室内,一张长桌围着不下二三十人。

    这些都是王允这些年来发现的人才,有诸子百家后人,也有一些天赋异禀的特殊型人才。差不多现在王允的手下核心人物都在此了。

    众人看着坐在上位的王允一言不发,安安静静的品着自己手中的茶。静静地等待,这种大场面这些年来也就出现过四五次,众人都明白这是王允又要有大动作了。

    “旺财,去吧君孺和来福叫来吧。大家差不多都到齐了。”

    “好的公子。”

    不一会儿后来福和卫君孺也都到场,“坐吧来福君孺。”

    听见王允的话两人对着王允鞠了一躬,“谢公子。”

    来福很自然的坐在了王允的左手边,而卫君孺则是去到了较为靠后的位置。

    “咳咳”

    清了清嗓子,而后王允开口了。

    “既然大家都到齐了那我就说说今日我大老远的把大家都叫来的原因。”

    王允说的大老远是真的大老远,在场的这二三十人只有一小半是在槐里的,剩下的都是从大汉各个地方赶来的,有从临海回来的,也有从匈奴回来的,百越乃至巴蜀地区的也有几位。最远的一个赶了一个月的快马车今日才到。

    “汉兴商盟已经建立了七年有余,这些年来我们建学校,组商队,开办了一个又一个大厂,投资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民企业。这大汉的财富除了官家手中的剩下的不说八成半和我们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