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千三百三十一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千三百三十一章 (第3/3页)

显得愚蠢和单一。因此,反思自我时,我们并不应单纯关注情绪本身,而是应关注情绪背后的主体意志,探究为何我们会有这样的情绪波动,情绪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我们常常通过感性与理性来解读自我。感性是通过外部感官获取的信息,理性则是通过抽象思维和概念来进行理解。然而,单纯依赖这两者来理解主体意志,却常常导致偏差,因为它们的认识范围和方式都有局限。

    感性能够感知外部世界,也能够捕捉内部的生理和情感反应。它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认知方式,通常通过五官来感知外界,也可以通过内感官感知身体内的变化。例如,当我们焦虑时,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这些都是感性层面的反应。然而,感性对于情绪的反应,通常是模糊和不完整的,我们无法仅仅通过感性去确切地理解自己内在的动机和欲望。理性则通过概念和抽象思维对事物进行理解,它帮助我们构建世界的认知框架。理性通过对外部事物的分析,形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理性理解。然而,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内在动机时,理性往往会陷入主观臆测和外部条件的影响,难以完全真实地呈现主体意志的内在本质。要深入理解自我,感性和理性并不足够。真正认识主体意志,必须依赖悟性。悟性是一种深入的认知能力,它不仅仅依赖感性和理性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更能通过因果律来洞察内在的动机和欲望。

    悟性帮助我们超越感性和理性的局限,去观察和分析我们的行为背后的动因。通过悟性,我们能够理解自己在某种情境下做出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与我们的内在意志相契合。例如,当我们做出某个决策时,悟性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决策背后的根本动机,是基于对某种欲望的满足,还是出于对某种情境的反应。事实上,悟性往往在行动中最为清晰。当我们将内在的动机转化为实际的行为时,我们的主体意志才会真正显现出来。行动是主体意志的最直接表现,而感性和理性所反映的,只是这些行为的外在表象。真正了解自我,不是通过单纯的思维或感知,而是通过行动,去面对现实并展示自己的意志。

    当我们说“我要反思自我”,实际上是在说,我们要通过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来理解自己的主体意志。行为不仅仅是外在的动作,它深刻地反映了个体内在的意志和动机。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决策、每一分情感的波动,都是主体意志的一部分。

    然而,常见的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的道德评判上,如“我做错了,我以后不再犯”等。这样的反思往往忽略了对行为背后主体意志的深入探究。真正的反思应当是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欲望、动机和内心冲突,从而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认识自我。例如,若一个人因嫉妒心作出不正当行为,反思时应当从嫉妒心的根源入手,而不是单纯的判断这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我们需要了解,是什么使得嫉妒情绪激起,背后又有哪些未满足的欲望或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触及到主体意志的本质。

    而构建黑暗之神纳尔的本质就是虚无。

    所以他的自我意识所追求的就是回归虚无!

    他的情绪,他的追求,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因此而存在。

    他不在意自己是否被毁灭,只要能达成宇宙重归虚无这一点,就行了。

    但格尔绝对不会这么做。

    他想要复仇没错,可没想过毁灭宇宙啊!

    他最极端最极端的愿望,估计就是灭绝所有神灵……倒是托尔和阿斯加德或许会很惨,但全宇宙其他生灵绝对没事。

    甚至于纳尔最亏。

    毕竟他也是神灵的一员,搞不好,他死了。结果宇宙该什么样,还什么样……那不亏死了。

    他是不在乎自己的毁灭,可那也是毁灭全宇宙之后的事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