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73章 乡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973章 乡情 (第3/3页)



    对此谢玉虽可怜这些孩子,但还是自己还在学习阶段,还没资格开馆授徒为由拒绝了。

    最后一个不懂事小孩子,把谢玉锅底刮的干净,其母亲虽嘴上训斥,但行动一点也没,才算真正散场。

    毕竟对如今这个时代平民来说,一般一天两顿饭,不干活都是吃稀的,干重活,才舍得吃一点干的,就算是干的也是杂粮饭

    谢玉蒸的饭,可都是精华白大米,加上有油水的腊肉,咸香得益,对他们来说,就算是过年也不敢吃这样吃的。

    不是想抵赖,只是为了孩子的肚子罢了。

    如此,谢玉也没说什么。

    等他们走完,又收拾起来,重新生火,不过这次是粟米饭加鱼,相对廉价一些了。

    倒也没人打扰谢玉吃晚饭了。

    只第二日,一大早,有几个小孩子,跑到谢玉这里,除了还想吃点好吃的,就是听他们父母话,刚跟着谢玉读书,学点本事。

    把自己这里当托儿所了,能理解父母为他们孩子的苦心,不然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不会那么流传了。

    只,谢玉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发善心,做这些事。

    只得先把这些小孩子送回去,只送到家,小孩子父母一边打孩子,说孩子不懂事,一边嘴里念叨,其实就是希望谢玉能收下他们孩子,就算读书不成,省点口粮也可。

    对比,谢玉都是转身离开,只找到昨天那位拿拐杖的长者,说了两件事,一是先拿了几两碎银,说小办一场小流水席,回馈邻里。

    而是原身父母埋下后,他就外出读书了,这次回来,想好好陪陪父母,决定在父母坟墓前结庐住上一阵。

    长者心思透亮,也是明白他们太着急了,说起来才不过几个月时间,面前的年轻人,虽面目个头长大不少,毕竟也也是一个失去父母,只能依靠自己过活的十三岁少年。

    长者让自己孩子出门一问就知道了,大家只想到眼前的好处,这是把人逼急了。

    喜欢简行诸天请大家收藏:()简行诸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