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六章 宗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六章 宗族 (第2/3页)

宋的夯官之弊不可不察也!”

    “官员的数量以后肯定要增加很多,官吏一体的制度也必须要推行下去,皇权不下乡的历史必须要终结,朕希望的是朕的一道旨意能够快速的贯彻到天下的每一个角落。

    没有官员去占领乡村,那么乡村就是士绅与宗族的天下,大明的国法比不上家族的家规,这是什么样的谬论?”

    从土地谈到宗族,这又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在生产效率底下的时代,宗族聚在一起,报团取暖就是一个非常容易做出的选择。

    可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宗族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一大阻力。因为宗族族长最先考虑的不是全族的利益,而是最先考虑自己小家的利益。

    这个时候宗族已经成了社会发展的阻力,不打破宗族体系,社会人口就很难流动起来。人口不能流动起来,就只能捆绑在土地上维持低成本的运转。

    不过想要打破宗族制度,那是比打破士绅特权还要艰难的事。毕竟天下的士绅再多也不会多过天下的宗族,大明朝的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宗族。

    打破士绅的特权,朝廷还能取得贫苦百姓的支持,可是若是朝廷对宗族下手,很快就会天下大乱,就是原本支持皇帝之人,也会向皇帝表示反对。

    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宗族,因为人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有父母、有兄弟姊妹,而父母也有父母和兄弟姊妹,这些亲族聚在一起就成了宗族。

    宗族的特点是以姓氏为纽带,以利益为桥梁,以土地为根本,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

    打破宗族最好的办法是城市化,可是以大明目前的经济条件,想要推行城市化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朱瞻基很清楚,他有作弊的视角,能够透过迷雾看透未来,而他的子孙却没有这种能力,如果他不做,他的子孙更做不了。

    即使是再艰难,朱瞻基也要把这些新政推行下去,等到新的利益集团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