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7章圣人已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7章圣人已死 (第2/3页)



    等到他们到复社的时候,发现复社已经人山人海。

    不仅人山人海,许多人已经从里面出来,三五成群到了大街上。

    到大街上干什么?

    游行!

    游行?

    明朝有游行?

    明朝还真有游行。

    明朝的皇权的确加强了,但明朝中后期已经属于小政府,小政府意味着对全国各地的地方管控是很弱的。

    这就造成了许多地方的权力真空。

    地方不受控,掌握了思想、金钱和权力的人就容易放飞自我。

    大明朝的读书人已经习惯了不受管制。

    所以养成了许多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你要说这是人文主义的觉醒也不对,毕竟大家还是信奉儒学圣道的,并且儒学已经儒教化。

    张溥一看,顿时脸色苍白。

    这下坏了。

    他和张采连忙组织剩下的人。

    “诸位不要冲动,今日之事尚且有诸多疑点,诸位请听吾一言。”

    “张兄,汝为复社之首,习圣人之道,今日朝堂鹰犬爪牙涂炭社稷,残害忠良,汝莫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张兄,吾等敬重你正气浩然,这朗朗乾坤,昭昭日月,正义必要是要得到伸张的,朝廷无道,吾等当推行圣道!”

    那个年轻人叫胡焕猷,他是南京国子监的监生。

    南京国子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方。

    崇祯元年二月,山阴监生胡焕猷弹劾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等,身居揆席,漫无主持。

    意思就是这个叫胡焕猷的山阴人,认为崇祯元年内阁不作为,得过且过。

    这就得罪了权势。

    不过,不但没有怎么样,反而在南京国子监威望大涨,多了很多粉丝。

    这下就戳中许多人的敏感点了。

    弹劾权贵,是可以涨声望的。

    那现在,反抗朝廷暴政,也是可以涨声望的。

    今晚谁的声音大,以后谁的人气就高咯?

    张溥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他脑子突然乱做一团。

    众人见他不做声,也没有耐心继续听他说什么,竟然跟着胡焕猷冲了出去,

    张溥和张采想阻止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当天晚上,李岩等人刚刚酒过三巡,下面的人来报:“大人,外面有一些人自称是国子监的监生,在街上大喊要铲除朝廷奸臣,引起了民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