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章捷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2章捷报 (第2/3页)

部堵死,封锁住叛军的粮道。

    八月初(农历),北京城转凉了一些,大风起,明显感受到了一丝秋意。

    崇祯正在和徐光启核算香皂、洗发水和卫生纸的原材料供给问题。

    这些东西已经做出来大半年了,只不过一直受限于后端供应链,没能批量生产。

    最近是原材料是终于跟得上了,也该批量规模化出品了。

    按照张晨的规划,第一批目标客户依然是属于有钱人。

    因为第一批香皂的价格定在10两银子。

    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即便现在原材料供应得上,可是生产产能还没有拉动起来。

    假如你卖50文一块,北京城一百多万人中,50万人都用得起,但你一天只能生产2000个。

    你每天2000个都卖光,流水是1000两(约65万元)。

    假如你卖5两银子一块,北京城只有5万人能买得起。

    你每天还是2000个都卖光,流水则是25万两(约1.7亿元)。

    这就是产品定位的重要性,你的产能不足,在商品可以定位高端的情况下,没必要薄利多销。

    如果想要薄利多销赚更多的钱,把对手弄死,必须要后端产能无比强大。

    至少现在,北京工业局里的生产线还打不到。

    所以,就直接定价5两银子一个了。

    先把有钱人的钱赚了吧!

    等生产线不断改进,产能不断提高,再扩大规模降价也不晚。

    这事,崇祯自己就拍板了。

    徐光启也没有多说什么,便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做。

    香皂、香水、卫生纸,现在都是规模化在生产。

    北京工业局还专门呈报了大片田种植原材料。

    这事那些大臣们倒是没有干预,毕竟他们也不看好小皇帝搞的这个什么扯淡的背景工业局。

    他们觉得小皇帝暴露出和他哥哥一样的性格,喜欢制造稀奇古怪的东西,只要不影响朝政,倒是都相安无事。

    可是呢!

    就山西目前的战局,兵部和言官们就隔三差五的奏疏上来了。

    就没有消停过。

    特么的就是想把辽东军调回来,索性放弃辽东。

    辽东一放弃,孙老头的战略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