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四十章 舌战群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四十章 舌战群儒 (第2/3页)

由灭佛,白复就从此处入手,反驳两人。

    白复道:“朝廷可以下令,命寺庙里年轻力壮的和尚农耕劳作、稼穑生产。必要时,还可对其个人征税,命其服兵役、徭役。

    寺院土地上的税负可以减免,但也要根据田亩数量如实纳税。

    如此一来,既不用发生灭佛这类极端事件,亦可扩大朝廷的财税收入。”

    侍御史郑叔清哈哈大笑,道:“白大人此言,看似合理,但令僧侣劳作纳税,无异于痴人说梦。

    佛教教规和戒律极端轻视和排斥耕作劳动,认为掘地、斩草、种树等劳作都是‘不净业’,僧徒从事劳作就是触犯戒律。”

    白复点点头,道:“不错,不少寺庙确实如郑大人所言。

    不过,也有以禅宗为首的佛教宗门预见到,朝廷会对寺院田产征税、命僧尼服役,于是这些宗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僧侣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

    比如,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大雄山百丈寺的怀海禅师自立禅院,率众修持,实行僧团之农禅生活。

    怀海禅师参照大小乘戒律,制定新的修行生活仪轨《禅门规式》(即《百丈清规》),提倡众僧“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规矩,以保障禅门的发展。”

    ……

    当年在白马寺、少林寺,白复多次听了空方丈、空见大师等高僧大德阐述佛法,讲述佛门故事,对天下佛门之事相对稔熟。

    白复滔滔不绝,雄辩之架势,令郑、裴二人一时无法辩驳。

    除却宗教虔诚信仰、普度众生的道理,白复在与熊八斗等底层吏员的接触中,深知佛寺道观对民间百姓的重要性。

    白复就事论事,康慨激昂,道:“无论是佛寺道观,还是景教祅教的教堂,不仅是百姓虔诚的信仰寄托,也是一种赈灾行善的机构。

    佛寺道观常年负责赡养老弱病残的百姓。一旦关闭佛寺,穷苦百姓衣食无着、贫病交加,只能加速死亡。

    届时,天下穷苦之人定会对朝廷充满怨恨。”

    右仆射裴冕闻言,哈哈一笑,道:“白大人多虑了,朝廷可以下令京城和各州郡拨出一定土地,利用土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